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回顾性研究旨在应用不调指数(Discrepancy index, DI)定量评价替牙期错畸形早期矫治效果,并对早期矫治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资料与方法:回顾2015年3月到202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被诊断为替牙期错畸形的患儿共87例,按照纳入标准最终纳入32例(男21例,女11例,初诊时平均年龄7.91±1.44岁)。应用DI指数对这些患者初诊及正畸结束时的口腔模型、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差异。
结果:
1、矫治后的平均DI指数较正畸前显著降低了3.94分(P<0.0001)。其中矫治后的覆盖评分、拥挤度评分和其他评分较前分别显著降低了1.72分(P<0.0001)、0.63分(P<0.5)和0.68分(P<0.05)。而覆、前牙开、后牙开、咬合关系、后牙反覆盖、后牙正锁、ANB评分、SN-MP评分和IMPA评分正畸前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
2、矫治后SN-MP的测量值较前增大了0.72°(P<0.05),IMPA的测量值较前减小了3.38°(P<0.01)。但ANB的测量值正畸前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
3、安氏Ⅰ类错矫治后平均DI指数均较前降低3.22分(P<0.05),其中覆盖评分较前降低了2.00分(P<0.01)。
4、安氏Ⅱ类错矫治后平均DI指数均较前降低4.09分(P<0.05),其中咬合关系评分较前降低1.46分(P<0.05)
5、安氏Ⅲ类错矫治后平均DI指数均较前降低4.33分(P<0.05),其中覆盖评分较前降低2.33分(P<0.05)。
结论:
1、总体而言,替牙期早期矫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错畸形情况,降低日后治疗的难度。早期矫治对前牙覆盖的改善较为明显,也可有效改善颌骨垂直向关系和下前牙长轴的倾斜程度。
2、替牙期早期矫治对各安氏分类错具有不同改善作用,其中对安氏Ⅰ类错和安氏Ⅲ类错的覆盖改善较为明显,对安氏Ⅱ类错的咬合关系改善较为明显,整体对安氏Ⅲ类错的改善最为显著,可减小后续治疗难度。
3、DI指数可以作为替牙期错畸形早期矫治的评价方式,为早期矫治的错畸形类型选择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回顾2015年3月到202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被诊断为替牙期错畸形的患儿共87例,按照纳入标准最终纳入32例(男21例,女11例,初诊时平均年龄7.91±1.44岁)。应用DI指数对这些患者初诊及正畸结束时的口腔模型、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差异。
结果:
1、矫治后的平均DI指数较正畸前显著降低了3.94分(P<0.0001)。其中矫治后的覆盖评分、拥挤度评分和其他评分较前分别显著降低了1.72分(P<0.0001)、0.63分(P<0.5)和0.68分(P<0.05)。而覆、前牙开、后牙开、咬合关系、后牙反覆盖、后牙正锁、ANB评分、SN-MP评分和IMPA评分正畸前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
2、矫治后SN-MP的测量值较前增大了0.72°(P<0.05),IMPA的测量值较前减小了3.38°(P<0.01)。但ANB的测量值正畸前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
3、安氏Ⅰ类错矫治后平均DI指数均较前降低3.22分(P<0.05),其中覆盖评分较前降低了2.00分(P<0.01)。
4、安氏Ⅱ类错矫治后平均DI指数均较前降低4.09分(P<0.05),其中咬合关系评分较前降低1.46分(P<0.05)
5、安氏Ⅲ类错矫治后平均DI指数均较前降低4.33分(P<0.05),其中覆盖评分较前降低2.33分(P<0.05)。
结论:
1、总体而言,替牙期早期矫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错畸形情况,降低日后治疗的难度。早期矫治对前牙覆盖的改善较为明显,也可有效改善颌骨垂直向关系和下前牙长轴的倾斜程度。
2、替牙期早期矫治对各安氏分类错具有不同改善作用,其中对安氏Ⅰ类错和安氏Ⅲ类错的覆盖改善较为明显,对安氏Ⅱ类错的咬合关系改善较为明显,整体对安氏Ⅲ类错的改善最为显著,可减小后续治疗难度。
3、DI指数可以作为替牙期错畸形早期矫治的评价方式,为早期矫治的错畸形类型选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