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颠茄收载于《广东省中药材标准》,来源于茄科植物牛茄子Solanumcapsicoides All.的干燥根及茎,具有散瘀止痛、镇咳平喘的功效,用于胃寒疼痛、肺寒咳嗽、跌打肿痛、疮痈肿毒。野颠茄又名刺茄、颠茄、丁茄、红果丁茄等,入药于广东省著名”沙溪凉茶”,运用于四时感冒。野颠茄是民间常用中药,由于野生资源枯竭,市场上使用喀西茄替代药用。本课题拟建立野颠茄的质量标准及其与替代品的鉴别方法。通过产地考察,根据植物形态鉴定野颠茄替代品为同属植物喀西茄Solanumaculeatissimum Jacq.。运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方法,从药材性状、横切片、解离组织制片和临时制片对野颠茄及其替代品进行了鉴别。二者主要区别为喀西茄的茎具有基部扁平的钩刺,叶背面具有基部分枝的星状毛,而野颠茄没有;野颠茄药材茎髓部较大,喀西茄髓部较小;喀西茄茎横切片的中柱鞘纤维明显多于野颠茄。薄层鉴别实验筛选了三个展开系统,以绿原酸为对照,聚酰胺薄膜展开,野颠茄和喀西茄均与对照品有相同斑点,且薄层色谱斑点相似。运用紫外谱线组法对野颠茄和喀西茄进行鉴别,结果由于二者化学成分相似,专属性不强,该方法没有达到预期鉴别目的。为进一步区分野颠茄及其替代品,选用HPLC-UV的方法对牛茄子和喀西茄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色谱条件为C18柱,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A的比例为0~15min,10%~18%;15~30min,18%~22%;30~50min,22%~40%;50~55min,40%~80%;55~60min:80%~10%。实验考察了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分析测定了野颠茄及喀西茄不同产地的10批样品,并各自生成了对照图谱。通过相似度计算,喀西茄有13个共有峰,野颠茄10个共有峰,它们重叠共有峰8个。通过相似度评价,喀西茄和野颠茄对照图谱匹配度在0.37~0.75%,结果该方法能有效区分两种药材。同时指纹图谱的结果亦可用于野颠茄的质量控制。实验通过薄层鉴别、紫外扫描图谱和液相色谱证实了野颠茄中绿原酸的存在。为了对野颠茄进行定量控制,本实验建立了野颠茄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13:87),检测波长325nm。为确保野颠茄正品药材的供应,课题同时进行了野颠茄野生转家种的栽培实验。结果表明野颠茄对生长环境水分依赖较高,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其存活,同时对肥力要求亦较高。另外两个产地收集的种子植株形态略有不同,产量亦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