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桩式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受力机理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排桩支护结构是指在地基土中设置的两排平行桩,前后两排桩成矩形或梅花形布置,在两排桩桩顶用刚性连系梁或冠梁连接,沿坑壁平行方向,形成门字形空间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适用于不同安全等级要求的深基坑,也可在锚拉式、支撑式和悬臂式结构不适用时采用,同样适用于采用降水或截水帷幕的基坑。目前,双排桩多应用在软土地区中且开挖深度不大的情况,桩底嵌入相对较硬的地层,双排桩的最大水平侧移一般可控制在4~6cm以内。已有成果表明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刚架效应、桩土共同作用和圈梁效应。部分学者将双排桩结构简化为受土压力荷载的平面刚架,或通过模型试验,或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笔者主要从已有理论算法和三维有限元模型方面进行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对现有双排桩支护结构规范算法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对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其主要适用于前后排桩具有相同的布置方式比较规则的情况(如格构式布置),另外要求支护结构中桩的布置具有比较好对称性。结合规范算法和Sap84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杆系有限元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前、后排桩位移沿深度方向均减小,且前排桩位移曲线存在拐点;前、后排桩负弯矩最大值出现在桩顶附近,前排桩弯矩最大值较后排桩要大,后排桩反弯点较前排桩低;三维模型的位移最大值比二维模型最大值有20%左右的增幅。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工程参数确定了基准工况并建立了双排桩式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择ABAQUS中合适的材料本构模型。另外,文中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主要影响因素如基坑范围内土体特性、桩和连系梁的混凝土强度、围护桩的插入比、双排桩排间距、连系梁刚度、后排桩长以及排桩平面布置等进行分组建模分析,主要研究了前、后排桩的水平侧移、土压力、前后排桩土压力分担比、水平弯矩等,得出各因素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并据此分析了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开挖中的受力机理。
其他文献
强震中,液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往往发生水平扩展流动,这种变形通常是巨大和永久的,因此也对液化区域内公路、铁路、桥梁、码头、堤坝、房屋、地下结构与生命线工程造成严重的破坏
抗力是建筑结构可靠度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结构设计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参数。如果抗力的参数、分布模型估计得不准确,那么无论结构的力学计算有多准确,也不能给出符合实际情
钢板剪力墙作为建筑结构中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克服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自重大、角部混凝土易开裂等缺点,具有自重轻、刚度大、抗侧力性能好,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以及施工快捷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各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特殊剪力墙结构,近年来,这种结构体
国外各本设计规范普遍接受了R -μ基本规律,即不论处于哪一个设防烈度分区,在所选的设计用相对偏低的地震作用水准与对结构的延性需求之间都存在同样的对应关系,中国规范是唯
本文主要研究内掺防水材料的性能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试验选用3种硅烷乳液含量对4组混凝土进行防水处理。混凝土的水灰比分别为0.4、0.5和0.6,另有一组水胶比为0.5的混凝土掺有
为研究粘贴CFRP布、粘贴钢板、螺栓连接钢板和粘贴角钢等不同方法加固修复受火后高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力学性能,对7根高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进行了ISO 834标准升温曲线下的
空间杆系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非线性动力稳定分析和预测越来越得到结构工程界的重视。本文借鉴人工神经网络和小波理论在结构损伤领域的应用方法,提出了两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结构耐久性不足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达不到设计的服役年限而提前失效,尤其是特殊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冻融、氯离子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基设施础建设、城市建设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日益发展的要求,而很多建设工程都直接涉及到边坡的开挖或支护。由于场地条件与地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