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不锈钢的广泛应用,对于不锈钢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不锈钢热处理过程中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和贫铬层,不完整的氧化层会影响不锈钢的表面质量与耐蚀性。采用酸洗等手段去除氧化层,是不锈钢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不锈钢行业多采用HN03+HF混酸酸洗工艺,混酸工艺存在环境污染和去除贫铬层不完全等问题。所以,如何改进传统酸洗工艺对于不锈钢的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430铁素体不锈钢研究对象,通过电化学手段,研究铁素体不锈钢基体在盐酸基酸洗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明确铁素体不锈钢在盐酸基酸洗过程中的反应过程,为不锈钢盐酸基酸洗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如下结论:(1)在单一盐酸溶液中,腐蚀电位由阴极析氢反应和阳极金属溶解反应决定;随着温度和盐酸浓度增加容抗弧的半径和电荷转移电阻减小;电化学过程受阳极反应控制。(2)在含有Fe3+溶液中,阳极金属溶解与阴极析氢反应以及Fe3+还原反应决定腐蚀电位;阻抗图谱在低频处出现感抗弧,电极表面至少部分处于活化状态;随着Fe3+增加,电荷转移电阻Rt值减小,不锈钢腐蚀速度加快,电化学过程受阳极反应控制。(3)在A型复合盐酸体系下,腐蚀电位主要由金属溶解反应、A还原反应、析氢反应以及Fe3+还原反应决定;阻抗图谱在低频区出现感抗弧或容抗弧。随着添加剂A浓度的增加,低频区的感抗弧扩大,电极表面的活化区域增加。(4)随着添加剂A浓度的增加,腐蚀加快;当添加剂A浓度为2%时,由于电极反应的改变,极化曲线出现了多个峰。(5)在A型复合盐酸溶液中,盐酸浓度增加,腐蚀电位下降;当盐酸浓度为2%时,Nyquist图低频处出现代表扩散的Warburg阻抗,腐蚀过程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