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意识指作者为实现写作目的在写作过程中设定读者并设法与其建立和维持关系的意识,或指作者在写作中时刻考虑读者的需要并设法去迎合读者需要的心理因素。国内读者意识研究起步较晚,近十年才有所明显发展,研究以综述性文章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中国学生是否具有读者意识。本文以写作起草和修改这两个阶段为切入点,分析了在接受刺激材料前后学生读者意识的变化,力求探讨在写作起草和修改阶段,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读者意识对写作整体水平和语篇连贯性的影响。本研究共有三个研究问题:1)刺激性材料,即启发学生读者意识的相关问题是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读者意识产生影响,接受刺激性材料后学生的读者意识是否有显著性提高?2)在写作起草和修改阶段读者意识是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整体水平产生影响?两个不同阶段是否存在差异?3)在写作起草和修改阶段,读者意识是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篇连贯产生影响?两个不同阶段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的受试是来自兰州交通大学非英语专业的90名大一学生,作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实验前,进行了前测,测试内容包括:读者意识水平,写作整体水平,和语篇连贯性。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写作起草阶段和写作修改阶段。写作起草阶段仅给G2学生刺激性材料,写作修改阶段只给G3学生刺激性材料。实验后,对所有学生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且该问卷和前测中问卷是同一问卷。作者用调查问卷对学生的读者意识水平进行了测量,用四六级评分标准量表对学生的写作整体水平进行了测量,用连贯性评分标准量对学生的语篇连贯性进行了测量。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写作文本的分析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本次研究结果。首先,作者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了前测实验中的数据,研究发三组学生的读者意识,写作水平和语篇连贯性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接着,作者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了前后两次问卷的数据,研究发现,第一组受试前后两次问卷中的读者意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第二组和第三组受试前后两次问卷中的读者意识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之后,作者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了写作起草阶段和写作修改阶段三组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篇连贯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组受试在写作起草阶段的写作水平和语篇连贯性未呈现显著性差异,但在写作修改阶段呈现显著性差异。本文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进行文献综述。第三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描述了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刺激材料、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步骤及评分方式。第五章是研究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第六章是全篇的结尾之作,介绍了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以及对今后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和建议。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1)刺激性材料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读者意识产生影响,接受刺激性材料后学生的读者意识有显著性提高。2)读者意识在写作起草和修改阶段对学生的写作整体水平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只在写作修改阶段呈现显著性影响作用。因而读者意识在写作修改阶段对学生的写作整体水平的影响作用比在写作起草阶段更为有效。3)读者意识在写作起草和修改阶段对学生的语篇连贯性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只在写作修改阶段呈现显著性影响作用。因而读者意识在写作修改阶段对学生的语篇连贯性的影响作用比在写作起草阶段更为有效。基于以上这些发现,本研究对以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写作前,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读者意识方面的刺激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或讨论关于读者意识方面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读者意识。2)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写作修改这个阶段引导、启发学生,快速有效地建立学生的读者意识。3)写作过程中,学生应重视读者意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时刻考虑读者,进而达到提高自身读者意识和写作水平的目的。最后,作者讨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研究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