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间杂种败育基因S40的精细定位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angarfie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稳定与增长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水稻的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遗传资源的狭窄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拓宽和丰富水稻的遗传资源,把水稻远缘种中的优异基因导入到栽培稻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野生稻具有一些天然的优良性状,比如对盐碱、干旱及病虫害的抗性等。如果能将这些优良的基因引入到栽培稻中,将使栽培稻的综合品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众所周知,栽培稻(尤其是亚洲栽培稻)与野生稻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种间生殖隔离,使其杂种F1高度不育,这极大限
其他文献
文章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围绕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阐述《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思政的内涵,并结合本课程的思政现状,提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三大着力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短期异常高温发生越发频繁,高温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开展花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以耐热玉米基因型浚单20和热敏感基因型驻玉309为材料,分别于花前(吐丝前0~8d)和花后(吐丝后0~8d)高温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花期前后高温对玉米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