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企业在做出采购或生产等决策时面临资金约束,可能因为资金约束而不能做出最优的决策。因此,它们通过融资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融资成本对企业的运营决策与盈利会有影响,企业越来越多地需要将运营问题和融资问题联合起来考虑。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的绩效常常受到链上企业资金约束的影响,所以融资对于企业及整个供应链都有重要的意义。除了银行这一传统融资方式,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有意愿提供资金支持。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针对买方贷款、预付款、供应商担保贷款这三种常见的融资方式,研究了企业的博弈与决策问题,并比较了不同融资方式的优势。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针对买方贷款的融资方式,研究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Stackelberg博弈问题。当供应商因资金约束而不能提供足够的零部件时,不仅影响其自身的销售收入,也会造成其下游制造商(买方)的损失。因此,制造商有意愿向其供应商提供贷款用于提高产量。在市场需求确定之前,先由供应商决定其备货量,必要时供应商可向其下游制造商借款(买方贷款)。在需求确定之后,制造商向供应商采购产品,供应商用销售收入尽量还款。制造商可通过调节批发价格和贷款利率影响供应商的备货量和借款额。研究表明,相比于银行贷款,制造商可通过提供买方贷款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制造商始终愿意向供应商提供贷款。制造商提供最优的买方贷款合同时,买方贷款的利率要低于银行贷款的利率。数值例子表明:当供应商的自有资金较小时,供应商在银行贷款中可获得更高的利润;当供应商的自有资金较大时,供应商在买方贷款中可获得更高的利润。 在批发价格合同的框架下研究了装配系统在预付款融资方式下的决策问题。供应商与装配商之间采用批发价格合同,由供应商决定批发价格而装配商决定订货量。供应商的资金是有限的,可能影响其供货能力以及装配系统的效率。供应商可以向银行借款或者由下游装配商提供预付款以缓解其资金约束的不利影响。针对银行贷款的情形,分析了装配系统的均衡订货量与批发价格,并通过图示直观地描述了资金约束对均衡订货量的影响。在装配商提供预付款时,若预付比例为外生变量,则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存在存策略纳什均衡,装配系统的绩效与预付比例以及供应商的资金有关;若预付比例是供应商的决策变量,则预付款可有效解决供应商的资金约束,相比于银行贷款,预付款的融资模式可使装配商和装配系统取得更高的利润。 研究了供应商担保贷款的融资方式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博弈问题。零售商面临不确定的市场需求且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订货。为解决资金问题,零售商通过供应商担保的方式向银行借款。供应商和零售商采用批发价合同,首先由供应商决定批发价格,然后零售商决定订货量和借款额,供应商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供应商是风险中性的,以最大化自身期望利润为目标;零售商是风险厌恶的,按照CVaR风险度量准则进行决策。研究表明:随着借款利率、零售商的资金及其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大,订货量会降低,供应商的期望利润也会降低。相比于供应商不提供担保的情形,供应商担保可以提高供应商和供应链的利润。数值例子表明,当零售商的资金较小时,供应商担保不利于零售商;当零售商的自有资金较大时,供应商担保可提高零售商的绩效。 最后,比较了供应商担保贷款和商业信用融资,讨论了供应商的资金机会成本和零售商资金水平的影响。这两种融资方式中,至少有一种可使供应商获得较银行贷款更高的利润。与供应商担保贷款相比,商业信用融资会推迟供应商得到销售收入的时间。当供应商的资金机会成本高于某一临界值时,供应商担保贷款比商业信用融资更有利于供应商。数值实验表明,当零售商的资金水平较高时,供应商担保贷款比商业信用融资更有利于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