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重组是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实现规模的扩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19世纪末开始到21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通过并购重组,西方国家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购法律也不断完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并购重组起步较晚。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尤其是现今中国医药行业面临着集中度低,行业发展增速下降等问题。因此,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医药行业的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成为国家政策的选择。近几年来,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不仅并购重组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并购重组的方式也不断多样化。但同时,并购重组也对中国政府、企业和市场也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并购重组绩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等评价广州医药的并购重组短期和长期绩效变化情况,再由此进一步延伸到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绩效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于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绩效研究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简要的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部分,并购重组理论基础。对于并购重组的定义,本文分别介绍了并购和重组的概念。由于中国的独特的企业组织形式,因此,并购重组在中国并不是严格的划分的。很多并购同时也是重组。单独研究兼并收购稍显片面。是以本文在研究并购重组时并不将二者严格区分。随后,本文简述了并购重组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价值低估理论、代理理论、信号理论、再分配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接下来,本文介绍了并购重组绩效的概念,结合中国学者的分类,将并购重组的绩效分为三个层次,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本文主要从微观和中观层次对并购重组的绩效评价。并购重组的绩效方法有很多,但常用的方法是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往往是评价公司股价对于并购重组的反映,会计研究法则是分析公司的财务指标在并购重组前后的变化来评价并购重组的绩效。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的研究,由于采用的样本的不同、方法的不同等原因,各个学者往往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但存在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三部分,中国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现状。本文先是研究了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的动因,通过搜集的中国医药行业历年的收入和利润数据,笔者认为医药行业尽管在不断发展,但增速不断降低,医药行业渐渐陷入了瓶颈。通过分析近几年医药行业大中型企业数量和出口情况,笔者认为医药行业存在着集中度低和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正是由于医药行业内部存在着这些问题,国家政策鼓励医药行业通过并购重组来提升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的竞争力,以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也有意识的力图通过并购重组强大自身。本文还介绍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历程和近几年并购重组的现状。中国医药行业并购重组自1993年开始,历经四个阶段,到了2002年,进入高潮期。而从2010年到2014年的案例数据看,近几年的并购重组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笔者先是对广州药业的此次并购重组的相关各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包括广药集团、广州药业、白云山和保联拓展和百特医疗公司。
广药集团是白云山和广州药业的控股股东,此外,保联拓展是广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百特医疗有12.5%的股权为广药集团持有。此次并购重组主要是通过广州药业吸收合并白云山,同时向广药集团购买保联拓展全部股权和百特医疗的12.5%股权以及相关商标和房产。其实质是广药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并购重组的方案和进程,并分析了此次广州药业并购重组的动因。由于广药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国资委,因此此次并购重组的原因主要由于政府推动的作用以及公司自身战略的规划。接下来,运用CAPM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广州药业并购重组的短期绩效,通过分析广州药业并购前后60天的股票超额收益,以评价此次并购重组事件对于广州药业的股价的影响。最终得出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股价起到了正向的作用。随后又分析此次并购重组对白云山的股价的影响,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和白云山的短期绩效为正。
接下来,本文运用会计研究法分析了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长期绩效。首先,是对广州药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营运能力加以分析。在分析广州药业的财务指标时,本文还将广州药业的财务指标和行业的平均值加以比较,以期得出客观的结论。偿债能力主要选取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这四个指标,分析了广州药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总体偿债能力,分析得出广州药业的偿债能力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在并购重组前后是呈现降低的趋势的,表明此次并购重组降低了广州药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选择了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这三个指标,分析得出广州药业的盈利能力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成长能力选择了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三个财务指标加以分析,分析得出此次并购重组使得广州药业的无论是总资产、收入还是利润都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分析表明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经营协同效应为正。营运能力采用了应收账款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三个财务指标,分析得出广州药业无论是应收账款、存货还是总资产的周转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表明此次并购重组的管理协同效应为正。
为了进一步量化广州药业并购重组的绩效,以及分析行业的并购重组的绩效,本文搜集了2012年发生并购重组的公司的财务财务指标,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剔除了一些不合适的案例,最后筛选出66家企业,运用SPSS软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了这些企业并购重组前后的绩效分数,笔者发现,广州药业并购重组前两年的绩效为负,通过此次并购重组,公司的绩效在当年变成正数,且在2013年依旧实现了较快增长。表明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综合绩效为正。同时,通过对行业进行因子分析,还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第一要素,偿债能力次之。对于行业总体而言,并购重组在当年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绩效,但在后一年,企业的绩效又回到了为并购重组的水平。表明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尽管对企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持续时间较短。
本文还定性分析了此次并购重组的绩效,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业务拓展、原材料供应和研发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但同时,此次并购重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即广药集团的“王老吉”系列商标和广药总院未能并入广州药业,导致此次并购重组的目标未能完全实现。此次并购重组对于白云山存在着一定的负面作用,中介机构的资质稍有不足,存在着内幕交易。这些问题在医药行业乃至其他行业的并购重组中都普遍存在。
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通过第四部分对广州药业的并购重组和行业的分析,本文总结了此次并购重组的绩效。对于广州药业来说,此次并购重组短期绩效为正,长期来看,广州药业的偿债能力有所降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得出此次并购重组的长期绩效为正。同时通过广州药业此次并购重组绩效和行业并购重组整体绩效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应该减少对于企业的干预,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于证券市场和中介机构的监督,以完善并购重组的外部环境。对于中介机构而言,一方面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多种方式促进企业的并购重组,另一方面也应该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保持中立的立场。对于企业而言,在并购重组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该谨慎行事,尤其是并购重组后,要积极的进行业务、人力资源和财务的整合。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并购重组绩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等评价广州医药的并购重组短期和长期绩效变化情况,再由此进一步延伸到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绩效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于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绩效研究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简要的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部分,并购重组理论基础。对于并购重组的定义,本文分别介绍了并购和重组的概念。由于中国的独特的企业组织形式,因此,并购重组在中国并不是严格的划分的。很多并购同时也是重组。单独研究兼并收购稍显片面。是以本文在研究并购重组时并不将二者严格区分。随后,本文简述了并购重组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价值低估理论、代理理论、信号理论、再分配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接下来,本文介绍了并购重组绩效的概念,结合中国学者的分类,将并购重组的绩效分为三个层次,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本文主要从微观和中观层次对并购重组的绩效评价。并购重组的绩效方法有很多,但常用的方法是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往往是评价公司股价对于并购重组的反映,会计研究法则是分析公司的财务指标在并购重组前后的变化来评价并购重组的绩效。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的研究,由于采用的样本的不同、方法的不同等原因,各个学者往往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但存在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三部分,中国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现状。本文先是研究了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的动因,通过搜集的中国医药行业历年的收入和利润数据,笔者认为医药行业尽管在不断发展,但增速不断降低,医药行业渐渐陷入了瓶颈。通过分析近几年医药行业大中型企业数量和出口情况,笔者认为医药行业存在着集中度低和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正是由于医药行业内部存在着这些问题,国家政策鼓励医药行业通过并购重组来提升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的竞争力,以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也有意识的力图通过并购重组强大自身。本文还介绍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历程和近几年并购重组的现状。中国医药行业并购重组自1993年开始,历经四个阶段,到了2002年,进入高潮期。而从2010年到2014年的案例数据看,近几年的并购重组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笔者先是对广州药业的此次并购重组的相关各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包括广药集团、广州药业、白云山和保联拓展和百特医疗公司。
广药集团是白云山和广州药业的控股股东,此外,保联拓展是广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百特医疗有12.5%的股权为广药集团持有。此次并购重组主要是通过广州药业吸收合并白云山,同时向广药集团购买保联拓展全部股权和百特医疗的12.5%股权以及相关商标和房产。其实质是广药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并购重组的方案和进程,并分析了此次广州药业并购重组的动因。由于广药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国资委,因此此次并购重组的原因主要由于政府推动的作用以及公司自身战略的规划。接下来,运用CAPM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广州药业并购重组的短期绩效,通过分析广州药业并购前后60天的股票超额收益,以评价此次并购重组事件对于广州药业的股价的影响。最终得出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股价起到了正向的作用。随后又分析此次并购重组对白云山的股价的影响,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和白云山的短期绩效为正。
接下来,本文运用会计研究法分析了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长期绩效。首先,是对广州药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营运能力加以分析。在分析广州药业的财务指标时,本文还将广州药业的财务指标和行业的平均值加以比较,以期得出客观的结论。偿债能力主要选取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这四个指标,分析了广州药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总体偿债能力,分析得出广州药业的偿债能力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在并购重组前后是呈现降低的趋势的,表明此次并购重组降低了广州药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选择了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这三个指标,分析得出广州药业的盈利能力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成长能力选择了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三个财务指标加以分析,分析得出此次并购重组使得广州药业的无论是总资产、收入还是利润都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分析表明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经营协同效应为正。营运能力采用了应收账款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三个财务指标,分析得出广州药业无论是应收账款、存货还是总资产的周转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表明此次并购重组的管理协同效应为正。
为了进一步量化广州药业并购重组的绩效,以及分析行业的并购重组的绩效,本文搜集了2012年发生并购重组的公司的财务财务指标,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剔除了一些不合适的案例,最后筛选出66家企业,运用SPSS软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了这些企业并购重组前后的绩效分数,笔者发现,广州药业并购重组前两年的绩效为负,通过此次并购重组,公司的绩效在当年变成正数,且在2013年依旧实现了较快增长。表明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综合绩效为正。同时,通过对行业进行因子分析,还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第一要素,偿债能力次之。对于行业总体而言,并购重组在当年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绩效,但在后一年,企业的绩效又回到了为并购重组的水平。表明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尽管对企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持续时间较短。
本文还定性分析了此次并购重组的绩效,此次并购重组对于广州药业的业务拓展、原材料供应和研发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但同时,此次并购重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即广药集团的“王老吉”系列商标和广药总院未能并入广州药业,导致此次并购重组的目标未能完全实现。此次并购重组对于白云山存在着一定的负面作用,中介机构的资质稍有不足,存在着内幕交易。这些问题在医药行业乃至其他行业的并购重组中都普遍存在。
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通过第四部分对广州药业的并购重组和行业的分析,本文总结了此次并购重组的绩效。对于广州药业来说,此次并购重组短期绩效为正,长期来看,广州药业的偿债能力有所降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得出此次并购重组的长期绩效为正。同时通过广州药业此次并购重组绩效和行业并购重组整体绩效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应该减少对于企业的干预,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于证券市场和中介机构的监督,以完善并购重组的外部环境。对于中介机构而言,一方面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多种方式促进企业的并购重组,另一方面也应该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保持中立的立场。对于企业而言,在并购重组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该谨慎行事,尤其是并购重组后,要积极的进行业务、人力资源和财务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