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d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了机器人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六足机器人因其较好的环境适应性、稳定性以及灵活的运动能力和合理的机体结构已经成为机器人中的主流产品。但六足机器人的多冗余结构、复杂自由度和复杂的非线性特点使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自然界生物体的简单节律运动都是由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控制产生的,本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机器人运动信息和周围环境信息并反馈到控制中枢建立多层CPG网络以实现与环境交互,从而实现对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六足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六足机器人机械结构进行建模与仿真,完成六足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选择Matsuoka振荡器作为CPG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利用试凑法与单参数分析法确定CPG参数;对CPG模型进行优化,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神经元CPG模型,模拟生物结构建立多层CPG网络实现对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在CPG控制策略基础上对六足机器人步态和足端轨迹进行规划,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有效的仿真验证。基于实验室现有条件以CompactRIO为硬件核心建立六足机器人硬件平台,选择相应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实现感觉神经元层建立,同时完成了相关外围电路的设计;基于LabVIEW完成了六足机器人的软件平台设计,设计完成人机交互界面、信号处理模块等模块并利用Data Socket技术完成六足机器人的远程实时控制;基于CAN总线技术和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完成了六足机器人通讯系统的设计,并预留了扩展设计功能。最终完成了六足机器人平台的实物制作,通过SolidWorks、ADAMS、MATLAB联合仿真对运动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并在六足机器人平台上完成步态实验及延时测试实验,仿真与实物实验结果满足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指标,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基于多层三神经元CPG网络的控制策略能完成对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稳定性。
其他文献
Rhino技术是一项十分具有先进性的技术,该技术对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有很高的要求。这一技术拥有许多的功能,如二维绘图、三维实体设计、数据编程等,这些功能可以为零件在设计
2007年8月22日,针对我国工业废物.特别是冶金、火电、煤化工等工业行业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回收资源化利用,以达到控制大气污染的全国第一家“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
随着主板和创业板发审委的合并,IPO审核过程中发审委委员们对内部控制的关注越来越多。2017年起要求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及有效必须涵盖申报期,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成为I
早在高中课本里,凭着一道“马六甲海峡”记住了这个名字,想象中应该是壮丽的港口城市。然而去到之后,却发现它是个气质优雅的小城。马六甲有近700年的贸易历史,既带有南洋特
介绍了一种基于Stratix-Ⅲ高端系列FPGA的数字I/Q正交解调实现,并利用SignalTapⅡ工具对FPGA实时处理的数据进行了离线分析。该I/Q解调方式实现简单、实时性好,具有平滑功能,
我国成人教育学家高志敏教授经过20余年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这一成人教育研究的新理念,为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开辟了广阔天地,成
凌力尔特公司(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推出新的高线性度直接转换I/Q解调器LT5575.该器件极大地降低了3G和WiMAX基站接收器的成本。LT5575具有800MHz~27GHz的宽工作频率范
期刊
巡回旅行商问题(简称TSP)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背景和重要理论价值的组合优化NP难题。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的搜索算法,由于它简单易行、鲁棒性强,尤其是不需要专
【正】 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应用体会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车尔尼作品849、299和740这三册练习曲集中最常用的“核心”之作。当准备练习一首练习曲,在开卷入手时,应先剖析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