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诸多风险并存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阻力。2016年中央政府明确指出,要着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如何有效实施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持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显然离不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的作用方式及手段特点不同、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机制也不同。所以,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根据二者联动机制的特点有机地协调起来,才可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当前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应该将货币主义与新凯恩斯学派进行相互融合,单纯的坚持“单一货币规则”或单纯的坚持财政政策都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只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根据实际经济情形进行互补运用才能更好的适合经济增长。如何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经济平稳增长,其根本在于弄清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国内经济形势与国外经济环境的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动力系统建模方法发现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如下特征第一、至1978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供给量M2、GDP、财政赤字波动幅度分别为:261.8、47、-0.053。这表明货币供给量M2波动最大,GDP波动次之,波动最小的为财政赤字。货币供给量M2、GDP、财政赤字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4、1.32和-1.91,说明GDP的离散程度最小,赤字的离散程度最大,M2离散程度居中。同时,我国的经济总量,货币供应量和财政赤字三者之间存在着同步的变动关系。第二、我国的财政政策作用于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直接的。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直接的;作用于财政政策的动力机制是间接地,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中间机制来传导的,所以其对财政政策影响很小。我国的经济增长作用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动力机制也是直接的。第三、单独的改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无论是暂时性的变动或者持续变动,运用财政政策的效果要比货币政策好。同时改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无论是暂时性的变动或者持续变动,其经济系统中的变量变动都是以财政政策的影响为主。货币政策的变动只能对经济系统中的变量产生很小的效应。第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助于经济的增长,消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碍于经济的增长。当政策的变动是暂时性的,那么它只会使经济系统的均衡从一个均衡转到另一个均衡;当政策是持久的,那么它会使经济系统的均衡不断的变化。第五、财政赤字、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所形成动力系统中只存在一个强吸引力的均衡点。此点处的货币供给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均衡值与2015年我国实际值接近,货币供给量的均衡值为234163.25亿美元,实际值为223540亿美元;GDP的均衡值为109630.31亿美元,实际值为108648亿美元。这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出现了很强的阻力,也论证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疲软和货币低效的现状。因此,现阶段,我国在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增长进行调控时,应以货币政策为主,辅以财政政策进行微调。并不断地进行相机选择,定向调控。才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其他文献
结合现代防空作战部署的特点,对防空作战运筹中兵力分配问题进行探讨,建立兵力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对遗传算法做了改进,并给出模型求解的方法和步骤,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为决策
后视镜镜片发黑是一类典型的质量问题,会带来驾驶安全问题并引起客户的严重抱怨。针对车内后视镜镜片发黑问题,通过能谱检测确认发黑物质的化学成分,提出发黑问题的机理假设,
我国财政分权改革显著改变了政府间财政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地方财力的不足刺激了地方政府债务行为,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轮地方政府债务攀升。从国际上看,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是资源的无限利用和环境的破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各种污染问题,给人民生活和健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目前,由于基因突变或变异,禽流感病毒已有16个HA(15个已
实施政工干部绩效考核,是国有企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实现国有企业与政工干部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