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居住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一方面,城市化导致人居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居住需求随时代进步而不断提高,加之高新技术、新能源的推广使用,使生态居住区建设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必然趋势。奉贤区也适时提出了建设滨海生态居住区这一战略。但目前生态居住区的内涵还存在概念混乱的现象,其评价也缺乏理论的支持和完善的系统。本文在回顾人居环境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居住区的内涵——生态居住区是一种可持续的住区模式,是在生态学、人居环境科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生态技术手段设计和组织居住区内外的空间环境,节约并高效利用资源,以实现安全、保健、便捷、舒适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目标。生态居住区应具有低环境冲击性,高自然亲和性,居住环境舒适与健康性,经济高效性及社会和谐性等特征。研究尝试将人居环境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提出安全性、健康性、便捷性、舒适性及可持续性5大人居环境建设目标。基于目标导向,以上海奉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以综合层-目标层-主题层-核心指标层为结构,针对建设的宏观尺度——全区和微观尺度——小区,分别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奉贤区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更全面的找到奉贤区生态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发展不足的指标针对性的提出建设及改进对策。研究首先在宏观的区域和微观的小区尺度上进行了居住生态足迹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居住生态足迹都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区域生态足迹2006年已超过全球生态标杆,且各组分都表现出增加趋势,尤其以化石能源用地的占用最大,增加趋势也最明显。小区则表现出建设越晚,居住生态足迹占用越大、增幅越明显的特点。小区生态足迹掠夺存在扩大的趋势,以燃气和水生态足迹掠夺最为明显,而生态足迹节约表现出越建设越晚,小区节约越多的特点,以家庭节水和雨水收集利用的差异最为明显。在区域尺度上的评价上,将5大建设目标分解为16大建设主题,选取35项具体核心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奉贤区2007年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现状仅为中等水平,存在一定不足但也有较大的建设潜力。建设目标以安全性较好,但舒适性及可持续性不足;建设不足的主题为水清质佳、教育便利、景观适宜和环境友好;具体制约因素体现为医生数不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低,小学覆盖不足,社区公园以及道路、水岸绿化景观建设率低,绿色建筑比例、环保投资和房屋空置率不足,是奉贤区区域尺度的着力建设点所在。在小区尺度上的评价方面,依照不同建设时期的特点,将城市小区分为2000年后建、1990年后建和1980年后建3类。并尝试引入生态足迹的衍生概念:居住生态足迹掠夺和居住生态足迹节约,评价生态小区的可持续性。将5大建设目标分解为12大建设主题,选取37项具体核心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奉贤区城市小区尚未达到生态小区的标准,但建设越晚的小区距离生态小区的目标越近。2000年后建设的小区与1990和1980年后建设的小区差异明显,但后2类小区间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建设目标除舒适性外都表现出建设越晚,实现程度好的特点。建设主题方面,3类小区的共同制约因素为生活安全不足,设施完善度较低,生态足迹节约不足,2000年后建设小区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生物多样性偏低,是由于绿化偏重景观营造,而忽视植物群落的自然生态;1990和1980年后建设小区的主要不足是环卫清洁不足,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到位。研究尝试将同一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尺度,以5大人居环境建设目标为导向,从微观和宏观2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奉贤区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全面把握奉贤区的建设现状;更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足迹模型引入生态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是一次全新的尝试。生态足迹模型是目前评价可持续性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但它的使用也存在一定争议,因此下一步研究还需对计算模型加以改进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