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钴氧化物和碳酸盐锂电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o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负极由于容量和密度偏低已难以满足新一代锂电池对高能量密度和便携性的要求,亟需有能量和体积密度更高的材料出现。铁、钴金属氧化物(C0304,Fe3O4, CoFe2O4)由于其高电化学活性和低成本显示出极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是非常有潜力的锂电负极替代材料。此外,作为新型转换型负极,铁、钴碳酸盐(COCO3、FeCO3)的储锂性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储锂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本论文旨在通过一步简单水热或溶剂热法制备Co3O4, Fe3O4, FeCO3, CoCO3及前三者的rGO复合物,研究不同类型的rGO复合对氧化物和碳酸盐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化学氧化法对水热所得C0304和COCO3进行后续PPy包覆,研究PPy包覆对其储锂机制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简单固相法制备新型C0304、Fe304基碳复合材料及CoFe2O4基N掺杂碳复合材料,研究碳或氮掺杂碳包覆对其储锂机制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一步低温快速溶剂热制得平均粒径为5,13,12nm的Co3O4颗粒CO1, CO2和C03,其中C02的分散性最好。CO1和C02比C03更迅速的循环衰减表明:对纯转换型负极而言,单分散性颗粒和小粒径不是优势形貌,应力缓冲能力才是关键。对C02进行后续PPy包覆,由于PPy层过厚,复合物的电化学活性明显下降,但容量呈现上升趋势,表明PPy复合对改善Co304颗粒的循环稳定性仍有积极意义;基于相同溶剂热体系,分别引入GO和rGO制得Co3O4/rGO复合物CO/rGO1和CO/rG02。由于C0304与rGO的复合状态不理想,两复合样品的循环和倍率容量均表现出明显的衰减,62次0.1~0.2C循环后容量不足500mAhg-1,末次2C充电约280mAhg-1。尽管如此,两者的循环可逆性仍远优于裸露的C0304颗粒;以葡萄糖为碳源,NaC1为模板,Co(NO3)2-6H2O为钴源,通过两步热处理方法制得片层结构的石墨化碳笼包裹的CO3O4/COO/CO复合负极(GCCC),其中碳含量为25.1wt%。 GCCC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储锂能力:其在0.2C的循环容量逐渐超过0.1C,62周低倍率循环后容量为983.2mAhg-1。;70周0.2-1C循环没有明显衰减,末次1,2,3,4,5C分别充电690.2,583.1,512.7,456.3,412.41mAhg-1;倍率降至0.1C后,容量可恢复至1123.5mAh g-1。2、一步低温快速水热制得Fe304纳米颗粒,并分别引入GO和rGO制得复合物FO/rGO1和FO/rGO2。两复合样品的循环稳定性明显优于纯Fe304,其中FO/rGO2的相纯度高,复合形态好,FO/rGO1由于抗坏血酸加入过量含有Fe3O4和FeCO3两种活性物质,复合形态和rGO片的分散度较差。相应的,FO/rGO2表现出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其末次1,2,3,4,5C分别容量为759.9,612.3,472.5,364.5和361.1mAhg-1,经历182次0.1-5C多倍率循环后,0.1C和0.2C容量分别可恢复至1406.6和1363.9mAhg-1,为原同倍率容量的133.7%和138.2%;通过将Fe(NO3)3·9H2O,葡萄糖,NaCl的均匀混合物两步热处理的方法制得石墨烯/Fe3O4/Fe/石墨化碳复合物(GN-FFG),其中石墨化碳笼分布在石墨烯基体中,Fe304包裹在碳笼中或直接分布在基体中,碳含量为31.3wt.%。在Fe304和碳基材料的协同作用下,GN-FFG表现出高度循环可逆性,优异的倍率储锂能力,以及不断增强的电化学活性:其在3,4和5C循环30周后容量分别569.2,523.3和480.6mAhg-1,经历249周0.1-5C循环后,0.2C容量可恢复至1179.9mAhg1,为首次0.1C的132.9%。3、以吡咯为碳源,通过简单压力辅助热解方法成功实现了CoFe204纳米晶表面的N掺C包覆。所得N掺杂C/CoFe2O4复合物在0.1C循环80周容量为646.2mAhg1,0.2~1.6C各倍率下循环稳定,倍率恢复到0.1C时容量为662.8mAhg-1,表现出远优于纯CoFe204的可逆储锂能力。结合CV和电压容量曲线详细分析了N掺杂碳包覆前后首次放电机制的变化,包括转换反应前CoFe204更大的锂插入容量,不同的SEI膜载体和形成电位,可能的更多样化的电容性界面储锂,以及N掺C本身的储锂和随之而来的更大的首次不可逆容量。SEM,直流电导率和EIS测试证实了N掺杂碳层对电极稳定性和储锂动力学的良性影响。4、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得CoCO3海胆微球(CC),并进一步对其进行PPy修饰。与CC相比,所得CoCO3-PPy复合物(CC-PPy)表现出显著增强的循环稳定性,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超强容量恢复能力:在0.1,1,2,3,4和5C下循环100周后可逆容量分别为1070.7,811.2,737.6,518.7,504.5和559mAh g-1,500次1-5C循环后容量可恢复至1787mAhg-1。为支持所得实验数据,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COC03负极储锂机制,其中包含两步转换反应,每摩尔COC03的理论储锂量为7mol。一级反应对应着CoCO3还原为金属Co和Li2CO3的形成,二级反应对应着Li2CO3进一步还原为LixC2(x=0,1,2)和Li20的生成。基于电压容量曲线和CV曲线比较了CC和CC-PPy的锂化和去锂化过程;基于Nyquist图分析了CC-PPy更好的电化学表现背后的动力学因素;CC-PPy电极在不同放电/充电态下的非原位红外光谱有力证实了CoCO3→Li2CO3→Li2O可逆转变过程。5、一步低温快速水热法制得FeCO3微纳米花球(FCMS),并在相同体系中分别基于GO和rGO分散液制得FeCO3/rGO复合物FC/rGO1和FC/rGO2,其中的FeCO3分别以纳米线和纳米颗粒的形式分布在rGO基体中。电压容量曲线和CV表明,与CoCO3一样,FeCO3基负极的转换反应不局限于FeCO3→Li2CO3转变,而是有Li2CO3→LixC2(x=0,1,2)二级反应发生。不同于C0304和Fe304纳米颗粒,FeCO3微纳米花球有不错的循环和倍率表现,0.1~43.2C循环62周容量达到609.4mAhg-1,1C和2C容量分别为452.2和320.6mAh g-1,这与其结构中存在可缓冲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的空间有关。两个rGO复合样品在低倍率下均表现出比FeCO3花球更好的电化学活性和循环稳定性,但FC/rGO2在较高倍率下逐渐失去其容量优势,FC/rGO1则始终保持高活性,在0.1~0.2C循环60次后容量为842mAhg-1,1.5,3,4,5C容量分别为540.9,423.4,328.9,213.9mAhg-1;0.1-5C循环253周后,末次0.2C可充电1166mAhg-1,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倍率和容量恢复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低蛋白饮食[(0.60±0.11)g/(kg·d)],观察组在常规
自教学诞生以来,古今中外的教育者都在进行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如何有效地学,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教学理论研究者及教学实
<正>电缆桥架是电缆线路常用的敷设方式之一,现代的高层住宅工程、综合楼工程,均采用电缆桥架安装。安装要求和做法:1.审图、订货与材料验收现实中的施工图纸深度不够,在工程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时代改变了社会各行各业的经营生产营销模式,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论述在大数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宫颈原位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阴
我国电信行业正在经历着从话音经营转向流量经营的转型期,这将是另一个电信时代的开启。资费套餐是传统电信行业的基本单元,如何通过改进资费套餐平稳渡过未来短时期内的电信
本文从凯绥·珂勒惠支的艺术成因着手,分析其产生背景、艺术观念的形成以及如何被中国美术所认知。并重点以珂勒惠支作品的图式语言特征为例,通过对作品主题、绘画风格语言要素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属于标准参照考试,是育才考试的重要内容。这类考试最重要的考核内容之一,就是对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和学习状况进行考察。随着高考改革的发展,教育部
目的:通过对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为其临床使用提供试验依
民办教育机构可分为非经营性教育机构和经营性教育机构.前者的基本特征是从事学历教育、着重追求公益性目标,采用政府定价、合理回报受控.后者的基本特征是从事非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