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天然化合物丁香酚对灰霉病菌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jnqejbr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菌能广泛侵染多种水果、蔬菜和观赏植物的叶、茎、花和果实,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目前生产上大多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灰霉病。常用药剂有苯胺基嘧啶类、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等。由于田间连续使用,灰霉病菌对上述几类杀菌剂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田间防效有所下降,有的甚至失去防治效果。因此,开发新的安全高效替代杀菌剂已势在必行。天然化合物丁香酚是丁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已有报道丁香酚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菌活性,但未见关于丁香酚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本文初步研究了离体条件下丁香酚抑制灰霉病菌的活性及其抑菌机制,旨在探索丁香酚是否具有开发成防治灰霉病的新农药的前景。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丁香酚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其抑菌谱较广,其中对灰霉病菌的EC50值最低,为38.62μg·mL-1。(2)丁香酚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正效应,且不受pH值的影响;丁香酚抑制灰霉病菌产孢,对孢子萌发无影响,抑制菌核产生和萌发。(3)光镜和电镜下分别观察丁香酚处理后的菌丝形态,发现菌丝内部出现空泡,内部细胞结构受破坏,菌丝呈干瘪状。(4)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经碘化丙锭染色的菌丝和孢子,发现丁香酚短时间内即可破坏菌丝细胞膜,但对孢子细胞膜无影响;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丁香酚处理前后菌丝培养液中K+浓度和OD260值变化,结果显示处理后K+浓度和DD260值均升高,表明灰霉病菌菌丝膜选择透性改变,细胞内溶物外泄。(5)丁香酚处理后菌丝内部钙离子浓度在一定时期内逐渐上升,菌丝内过氧化氢浓度升高,产生过量的丙二醛(MDA)。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丁香酚对灰霉病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钙离子作为信号传导分子,引起菌丝体内过氧化氢含量升高,脂质过氧化,从而破坏细胞膜系统,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其他文献
针对陕西省设施蔬菜发展现状、设施蔬菜存在的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认为陕西省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特点主要是流行速度快、为害期长、病虫害种类复杂、损失大等。同时提出了设施蔬
跨文化交际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的性质,因此自从成为一门学科以来其研究路径有许多,如人类学、沟通学(communication)、语言学、符号学等,其中语言学的研究路径非常重要。在国
本文通过正常细胞(HL-7702)和肿瘤细胞(Raji)的体外实验,研究镉诱导下活性氧自由基(ROS)堆积,细胞内钙离子变化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细胞凋亡水平通过Hoechst33258染色实验来
财政部2006年2月15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布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并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其他企业鼓励实行。新会计准则将带来“革命性的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CXCL12在人体周围神经组织中及其受体CXCR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病灶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
本文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课程三维模型的概念。该模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三个维度,各个维度均分为若干层次。文中给出了立体课程三维模
高频超视距雷达工作在短波波段,信号的波长较大,为了保持一定的天线阵性能,天线阵尺寸通常也较大。为了减小天线阵的长度,可以采用小间距的超方向性阵列。然而,超方向阵列低
丽水地区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现状及其关键技术调查徐丽红,谢海松,褚智坚,林昌庭,麻土财(丽水地区农科所)(丽水农业学校)(丽水地区种子公司)(景宁县农业局)(缙云县农业局)丽水地区耕地总面积为
高密度钨基合金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细化钨晶粒组织可以提高高密度钨合金的性能,细晶钨合金材料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
1、本文利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冷冻罗非鱼肉中多聚磷酸盐的降解情况,并通过研究鱼肉的保水性的变化、Ca2+-ATPase活性变化、巯基含量变化等进一步了解多聚磷酸盐的降解对冷冻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