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酒精废液蔗地施用对甘蔗、土壤及环境的影响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是中国的蔗糖生产大省,产蔗糖量占全国70%左右,每年将糖蜜制作酒精后排出几百万吨的酒精废液(简称废液),对污水环境治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减轻废液的环境污染,应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将其施用于蔗地,为蔗农的增产增收作出贡献。本研究旨在探讨废液的蔗地施用对甘蔗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量、土壤结构、养分、径流及养分浓度垂直变化的影响,从而选择适宜于甘蔗生产的废液施用量,并与常规施肥方式相比较,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为废液的蔗地施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试验于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在广西扶绥县昌平乡扶绥糖办试验基地上进行,供试作物为甘蔗桂糖21号(GT21),设计6个处理,(1)CK1:不施肥+105t/ha清水;(2)CK2:基施181.7 kg/ha P2O5和105t/ha清水,追施450.0 kg/ha N和1327.5 kg/ha K2O;(3)45t:基施45t/ha酒精废液和172.7 kg/ha P2O5+60t/ha清水;(4)75t:基施75t/ha酒精废液和166.7 kg/ha P2O5+30t/ha清水;(5)75tCK:基施75t/ha酒精废液和166.7 kg/haP2O5+30t/ha清水;(6)105t:基施105t/ha酒精废液和160.7 kg/ha P2O5。各处理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管理水平相同,CK2、75t和75tCK3个处理的N、P2O5、K2O施用量相同;75t CK不种作物,其它处理都种植甘蔗。N、P、K化肥分别选择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做为肥源。   试验结果如下:   1.甘蔗农艺性状、产量、效益及品质   (1)废液蔗地施用降低了甘蔗出苗率和株高,提高了甘蔗分蘖率、总苗数、茎径和有效茎。甘蔗的出苗数与土壤有效S、Cu2+和Cl-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甘蔗的分蘖苗数与土壤NO3-—N、胡敏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甘蔗总苗数与土壤胡敏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甘蔗株高与土壤胡敏酸、有效Cu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   (2)75t的废液处理蔗茎产量、产糖量、净收益都高于其它处理,分别比CK2提高了9.08%、5.10%和59.85%,说明该用量的废液处理能起到节本增产的良好效果。   (3)废液处理甘蔗蔗糖分、转光度、重力纯度和视纯度有所下降;各处理锤度、纤维分相差不大。酒精废液的蔗地施用降低了甘蔗N、Cu含量,提高了P、K、S、Cl含量和水分含量。   2.土壤理化性状   (1)废液施用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通透性和水稳定性。表现在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0.25 mm的团聚体数量增加,颗粒组成中0.002—2 mm粒径的颗粒所占比例显著提高。   (2)各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一般随甘蔗的生长逐渐下降,或先升后降(如CK2的全N、NH4+-N、速效K、Cl-,除75tCK外的各处理有效Cu2+,CK1和CK2的土壤腐殖质)。各处理土壤活性有机质一直缓慢增加。   (3)甘蔗酒精废液施用量越高,各时期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及残留量越高,而有效铜表现不同,在甘蔗生长初期其含量随废液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后期则相反。75t处理与CK2处理相比,土壤全N残留量相当,而提高了土壤NO3--N、全P、速效P、全K、速效S、pH、有机质、腐殖质的残留量,降低了土壤NH4--N、速效K、有敬Cu、有效Cl的残留量。75tCK处理比75t处理相比,75tCK处理的土壤残留更多的全N、全P、速效P、全K、NH4+-N、有效S、Cu、Cl、有机质,pH提高,活性有机质降低。   (4)除CK1外,施肥处理所旌用的N、P较适宜,K素过高。   3.土壤酶活性   废液的施用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蛋白酶活性;废液的施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多酚氧化酶活性;蔗糖酶活性与蛋白酶活性相比,受土壤全氮、有机质、NH4+-N、NO3--N等因子影响更大,相关性更强。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相比,受土壤全氮、有机质、腐殖质、Cl-等因子影响更大,相关性更强。   4.土壤表面径流流失   (1)酒精废液的施用减少了表面径流水的体积,降低了径流水中的全N、全P、NH4+-N、Cu2+平均浓度,而提高了全K、Ca2+、Mg2+、SO42-、Cl-平均浓度。   (2)甘蔗酒精废液的施用改变了表面径流水中各养分的流失量和流失率。   CK1的全P流失量最大,其次是CK2,75t/ha废液处理最小;75t/ha废液处理的全N、Ca2+、Mg2+、Cu2+流失量最小,CK2最大,CK1居中;75t/ha废液处理的全K、NH4+-N、SO42-、Cl-流失量居中,CK2最大,CK1最小。   75t/ha的废液施用与CK2处理相比,降低了全N、全P、全K、Ca2+、Mg2+、Cu2+的表面径流流失率。两个处理的各养分流失率大小顺序为:Cu2+>SO42->Cl->全N>其它。   5.养分在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   (1)甘蔗生长前期,废液处理中下层土壤有效Cu2+养分浓度较CK1或CK2小,甘蔗生长后期,废液处理中下层土壤有效Cu2+养分浓度较CK1或CK2大,部分层次的土壤有效Cu2+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它养分则相反,即废液处理中下层土壤养分浓度在前期较CK1或CK2大,后期较小。   (2)废液处理的NH4+-N、NO3--N、K+、Mg2+、下层土有效S,中层土Cu2+、Cl-浓度大于CK2处理,其中K+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废液处理的Ca2+、中层土有效S浓度大于CK2,其中下层土的Ca2+和中层土有效S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K+的垂直移动量比其它离子大。   (3)多数情况下,各处理各层土壤养分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下层土(60—90 cm)<中层土(30—60 cm)<上层土(0—30 cm)。下层土(60—90 cm)速效P浓度高于中上层土壤,各处理下层土壤NO3--N浓度以及CK1、废液处理的下层土壤Cl-浓度大于中层土壤而小于上层土壤。这说明NO3--.N、Cl-比其它离子垂直移动性强。   总之,75t/ha的废液施用最值得推广,使甘蔗获得最高产量、效益,土壤结构改善,养分残留量较适宜和均衡,养分径流流失减少,蔗糖业及循环经济产业得以发展。
其他文献
小麦大多数性状是由数量性状座位(QTL)控制的,如品质性状、生育期和产量性状等。由于六倍体普通小麦基因组的复杂性及提取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工作量很大,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Q
禾本科自交不亲和性在研究细胞信号转导和杂种优势利用中有着重要意义,是植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的一个热点领域,目前这一现象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研究集中于禾本科自交不亲和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玉米自交系HE97是一种生态型自交不亲和材料,它在不同光温生态条件下存在亲和性的转换,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HE97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花丝基因的表达的差异,试图从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禾本科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新育成的5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研究对象,并以培矮64S为对照,利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在自然条件和人工控制光温的条件下考察各不育系花粉不育度和自交结实不育度,研究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特性。同时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各不育系的主要植物学特性、开花习性和异交性能。另外,将这6个不育系与华中农业大学新育成的6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配制杂交组合36个,分别在武汉和海南两地进行种植,考察
在天空晴好的夜晚,最敏锐的人眼最多能观测到大约2500颗星星。而“盖亚之眼”——世界上有史以来为太空计划建造的最大像素数码相机.安装在欧洲空间局研制的“盖亚”探测器上,拥
白藜芦醇(Res)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菌素,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因此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已引起多方关注。白藜芦醇合酶(RS)是Res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1分子4-香豆酰辅酶A和3分子丙二酰辅酶A反应合成Res。关于它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起来。 果蔗是一种高生物产量的作物,但其面临着病虫害严重和品质较差等问题。基因工程方法可将有用的外源基因导入果蔗,从而改善果蔗的品质,提高经济价值。同时若
玉米是一种耐涝性较差的旱生作物,苗期对水涝胁迫尤为敏感,需要对玉米耐涝性进行改良,但玉米经长期人工驯化栽培和定向选择后,其遗传基础日益狭窄,已基本丧失耐涝性,因此,栽
共生固氮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根瘤菌诱导植物的根瘤发育。为了探索紫花苜蓿根瘤发育与功能专一性的基因,我们采用了cDNA-AFLP的方法来获得差异表达片段。这些可作为表达序列标签(EST)的片段为识别新的结瘤素基因提供了可能。 迄今为此,我们获得65个EST片段,这些片段50%编码的蛋白与已知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29%编码新的蛋白,21%编码的蛋白与GeneBank
本文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区水资源贫乏、气候干旱冷凉、粮食低产不稳和抗旱减灾能力差等突出问题,采用人工模拟降雨与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近年来播种面积逐年扩大
本研究以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基础,由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快速和非破坏性测定甘蔗(S.officinarum.L)和花生(A.hypogaea,var. vulgaris)多个品质成
牛角瓜纤维是其种子上生长的纤维,具有中空度大,光泽度好等特点,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种可利用的天然植物纤维。前人研究发现其开花数量多,结实率低等问题,影响纤维产量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