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的“脱域”演进,普遍的焦虑情绪弥漫开来,这种不安情绪的郁积表现为弱势心态的泛化蔓延以及社会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失落,而网络技术的生活嵌入,为内隐的焦虑情绪提供了宣泄的出径,生成出网络舆情狂欢的景观。频发的网络舆情是对现实生活中压抑的反弹,映射出了社会焦虑的镜像。社会焦虑容易引发社会偏见、不信任、不妥协甚至社会冲突,因此,这-时期社会融合问题突显。论文也正是顺着这样的思路展开研究:以网络舆情为观察窗口,深挖社会焦虑普遍化的境况,并进一步引出社会融合的命题。网络舆情简单说来是指人们对于网络热点事件的观点、态度、情绪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是社会舆论在网络场域的集中体现,因此,尽管它生成于网络虚拟社会,却根源于现实社会,网络舆情是现实中社会焦虑的映射。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焦虑,首先表现为生存性焦虑,即对自身及家庭成员的生计和健康的担忧,诸如食品安全焦虑、住房焦虑、子女教育焦虑、工作焦虑、社会伤害焦虑等;其次是发展性焦虑,表现为社会差距的扩大和社会流动的滞缓,进一步可延伸为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此外,还有道德焦虑,即道德滑坡现象对于公众道德情感的伤害,突出地表现为社会信任的式微;环境焦虑,雾霾天气的频发使得公众蓄积的环境情绪大范围显化。每一次网络舆情的爆发,都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的某种焦虑。社会焦虑是公众面对社会诸多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躁、不安全感,它动员的是一种防御性的生活态度,容易滋生出偏见、分化、对立和冲突,带来社会融合的困境。社会焦虑要获得安顿,在根源上应化解社会的结构性压抑,促进社会资源的弥散分布和循环流动;还应捍卫社会公正,消弭贫富阶层的身份偏见,培育互助和宽容的伦理精神,提升社会成员的效能感,避免习得性的无助。此外,大众媒介客观理性的认知引导,以及社会治理理念的柔性转向,也是消除隔阂、恢复信任,促进社会融入的有效增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