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鄂西—川东薄皮构造带夹持于西北侧的秦岭造山带、南东侧的雪峰山构造带以及西侧的四川盆地之间,西以华蓥山断裂为界,东以大庸断裂为界,南以涪陵—彭水—慈利一线为界。从元古代至新生代,其构造沉积演化受华南板块、华北板块演化及其陆内构造造山多期复合作用的控制,新生代以来,明显又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制约。鄂西—渝东地区则是二者相互作用最为强烈、构造特征最为清楚的地区。板块的碰撞拼合、陆内造山、高原隆升以及基底特征共同造成了鄂西—渝东地区不同于四川盆地其它地区的构造特征,形成了一系列隔槽式及槽挡式薄皮褶皱,反映了研究区在整体运动、隆升的过程中内部也发生着复杂而有规律的构造变化。另外,研究区自东向西发育Z→K1z地层,缺失白垩系及新生代以后的地层,这也反映了新生代以来构造环境的快速转变以及构造隆升对本区的强烈影响和改造。然而,这些构造隆升变形发生的时间,多重滑脱构造演化经历的若干阶段以及成因机制分析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和解释,这也是油气勘探、华南大陆构造问题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构造地质学、构造年代学等为基础,综合运用最新的地质、地震(2D/3D)和钻测井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做出湘鄂西—渝东地区的构造地层层序格架,并对区内地震剖面进行较为精确的刻画和精细的解释分析,包括地质结构样式、滑脱面的位置及特征等,从而进一步研究区内构造平面展布、几何学特征,结合热年代学(磷灰石裂变径迹),对区内构造隆升变形时间进行约束,并对湘鄂西—渝东地区进行运动学分析,综合以上几何学及运动学研究,加上前人研究成果,对湘鄂西—渝东薄皮褶皱带的成因机制做出合理分析。通过对湘鄂西—渝东地区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成因机制分析,提出有利的油气保存单元,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地质依据和建议,并对川东、雪峰山地区的褶皱带的形成和演化提供很好的参考和成果。目前,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渝东—湘鄂西地区为分层滑脱变形,滑脱层上下变形不协调,滑脱层为基底滑脱层,下寒武统滑脱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层以及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层。2、基底构造层控制着区域构造运动,各个构造层由东向西深度逐渐加深。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滑脱层为寒武系底界,川东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为主要滑脱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自湘鄂西地区向川东地区由主要滑脱层转变为次要滑脱层,尤其是在方斗山以西地区更是明显。3、研究区主要发育双重构造、构造楔、断层传播褶皱以及断层转折褶皱。4、渝东地区表现为隔挡式褶皱,与滑脱层埋深浅、高粘聚力有关,湘鄂西地区发育隔槽式褶皱,与滑脱层埋深大、低粘聚力有关。5、先发育隔槽式褶皱,后发育隔挡式褶皱,构造变形由东自西逆冲。在逆冲过程中,先形成双重构造,在双重构造前方形成滑脱隔挡式褶皱。反向断层的发育可能与川中刚性基底的阻挡有关。6、研究区变形分为两个阶段,湘鄂西地区第一阶段为侏罗纪中晚期(165 Ma-145 Ma),变形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古近纪中晚期(45 Ma-32 Ma),为快速隆升阶段,为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变形的关键时期。渝东地区则为:一是中晚白垩世之交(135 Ma-100 Ma),构造开始隆升变形,此时主要发育滑脱褶皱,地层总缩短量为2.62 km-3.5 km,缩短率为4.89%-5.6%;二是喜马拉雅中晚期(25 Ma-15 Ma),为快速隆升变形阶段。相对而言,湘鄂西的构造隆升早于渝东地区的构造隆升,说明构造变形亦由东向西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