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其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变化赋予她的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领导全国人民开辟新的执政道路。本文根据中共党史的发展逻辑,以1949-1976年为研究区间,主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全面呈现这一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的探索历程、经验教训。根据历史发展的时段划分,本文主体内容包括如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的探索(1949年-1956年)。这一时期我们党刚刚完成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还面临着国内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完全将视角转移到如何执政上来。但是,此时期已经有了执政理念的理论积淀,并且开始在实践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如此困难的背景下取得了相对不俗的执政成绩。第二部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执政道路的探索(1956年-1966年)。经过“一化三改”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在中共八大上,我们党又确立了正确的执政理念与执政方略。但是,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与党内环境影响,自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之后,党的执政道路呈现出曲折前行的状态。第三部分:“文化大革命”时期执政道路的探索(1966年-1976年)。这一时期是前一阶段错误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深受国际共运中社会主义大国关系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探索的全面失误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探索的全面失误,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文化传承,也使得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与过分分散并存,个人权威的非常态化凸显与党的合法性资源流失并存。1949年-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探索与经验积累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也是执政经验与教训参半,执政绩效与失误并存的时期。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探索的经验教训可得出如下启示:执政一定要围绕经济建设开展,不能搞阶级斗争为纲;保障社会主义的建设顺利展开,必须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关键是坚持集体领导;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一定要发挥制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