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禅交涉是诗学发展与诗歌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对于唐宋诗歌来说,很多人都指出了不懂禅就不能全面彻底理解唐宋诗歌。基于禅与诗有内在相似相通这一点,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禅与诗歌的关系,对二者的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宽泛化和深入化:从宗教学、比较文学、文学等多个视角来研究禅宗与诗歌的语言形式、句式句法、审美境界、诗学理论等关系。限于时间有限,为学浅薄,不能从诸多方面都做一一研究,故本论文只从禅宗与诗歌意境方面分析,以审美视角切入,这就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透视唐代诗歌的审美内在特质。
全文由引论与三大部分组成。引论:总叙诗禅交涉的大致概况及禅宗与诗歌意境研究现状综述。第一部分:概述禅宗的中国化特色。这是禅宗进入士大夫们视野的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概述禅宗的审美化特色。这是打通宗教与文学界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全面阐释禅宗与唐代诗歌意境的审美贡献。这一大部分又分两小部分,一部分论述禅宗对诗歌意境认识生成的影响:一部分论述禅宗对诗歌意境完善之审美贡献。
本论文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即通过挖掘诗与禅的“事实联系”(具体诗歌为例)来阐释“禅是诗家切玉刀”——禅宗对诗歌意境的审美贡献——的审美内涵特色。运用多视角透视:微观的诗特质讨论,宏观的美学概括,横向的诗禅相通的内在机制,纵向的诗风禅风的演变轨迹等。本论文的研究特色:一是从审美角度来谈禅对诗的影响,这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二是以唐代为研究断代中心,这样的“事实联系”依据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也可在有限的篇幅内阐述得更清楚透彻些。希望这一论题能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对其再做出突破性、深入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