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把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说”引入美学研究,发展了实践论美学。他主张美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他把康德的先验主体性以及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结合起来,提出“积淀”说,并把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的观念联系起来加以注解。可以说,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说”所突出的实践是实践美学的核心。 以实践作为本体,并把其运用到美学上,这其中包含着对“实践”理解的角度的差异。李泽厚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提出了一种“情感本体”来解释美学问题,而把“实践本体”仅仅当作他的美学理论的“基础”。在实践美学面临理论困境之时,国内其他学者则提出了超越实践美学的想法。出现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以及体验美学等美学观点。这些流派虽然并无统一思想,但“超越性”可以说是他们都具有的一个关键词,这也是“后实践美学”批评实践美学的一个主要论点,其要义在于充分强调人类审美活动的精神自足性,倡导审美属于人类生命精神活动的特征。 从美学思想角度看,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之争,是美学研究中本体论范式转换的一种折射,更确切来说,突出了重视人的生存,表露了对回归生活世界的渴望。 无论实践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其核心词汇就是“实践”,因此,这场美学之争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争辩,围绕的核心是一个有关现代性的主体性问题。 以“实践”为核心的实践美学派,立足于“人化自然”上,宣扬人的主体性在美与审美中的能动作用;而以生命美学和生存美学等为代表的“后实践美学”派则借用了德国现象学派的“交互主体性”概念,认为主体性应该被交互主体性加以替代。本文认为:主体性作为现代性的核心概念,并未如人所说的已经进入黄昏阶段,而是有了更为成熟的发展形态。被认为是主体性替代者的主体间性,实际是主体性的进一步延伸。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争辩,其背景就是本体论范式的转换——从主体性的初级形态到主体性的较为成熟的形态。明确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