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论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英雄形象的视觉图形化塑造与研究。立足全球化背景,以当代著名华语导演张艺谋、姜文、冯小刚为例,从现代文化认同的视角来审视和梳理华语电影中英雄形象塑造的总体特征及个性风格。阐述华语电影中英雄形象的视觉图形化塑造与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即“集体英雄形象”、“草根英雄形象”和“个人英雄形象”,并分别结合三位导演的主要作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文本分析。英雄形象的视觉图形化塑造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符号,成为电影作品中角色造型的重要手段和表达电影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电影作品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在电影艺术中图形语言具有丰富的符号意义和文化传播效应,呈现出鲜明的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图形语言既具有一般生活的符号特性,有其“能指”与“所指”,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性、表意象征性、流行传播性等特征。在电影中塑造英雄形象的“能指”元素,即电影中场景的造型、色彩、材料和图案等,构成了电影英雄形象塑造的造型元素,在电影传播中形成一种视觉效应。电影英雄形象符号“所指”的表意功能主要体现为塑造电影人物形象和传达电影艺术氛围,具体来说,电影英雄形象既可以定位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传达人物心理情绪、暗示人物处境命运,又可以体现时代背景、烘托场景气氛、表达主题风格、推动情节发展。在传播过程中,英雄形象的传播受到传者的“编码”意识和受众的“解码”心理的影响,一方面,电影导演的风格表达和编剧的理念传达均决定了对电影中英雄形象符号的“编码”,另一方面,受众的审美体验心理、情感共鸣心理和模仿从众心理形成了对英雄形象的“解码”心理。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分为四章。引言部分首先厘清和界定“英雄形象”、“图形语言”这两个重要概念,并揭示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电影全球化和现代性的产物。在全球化时代,两岸三地的华语导演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性的矛盾在其作品中如何表现的困惑。正文第一章,首先概况了分析图形语言和英雄形象的总体特征,并指出他们在电影中的运用。第二章以张艺谋电影为例,首先概括分析了张艺谋所代表华语电影“集体英雄形象”的总体特征,并指出他们的新历史武侠影片共同具有“集体英雄形象”的视觉艺术图形化特色。具体分析其《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所体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现代性立场。其次是对张艺谋电影中视觉图形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形式语言进行解构和重组集体英雄形象。第三章从华语电影娱乐现代性的视角探讨冯小刚的主要代表影片《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及《集结号》,并认为由于现在商业消费社会的文化需要,冯小刚的作品在追求现代性思想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注重适应大众文化认同的娱乐性要求。第四章以姜文导演的电影《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及《让子弹飞》为例来看个人英雄形象在电影中的总体特征。具体分析电影中图形符号其所隐藏的西方现代性与东方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指出其影片体现了华语电影日常现代性的总体特色和作者个性风格。总而言之,英雄形象的视觉图形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传播中彰显特色的民族文化时,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播效应,既体现了民族精神,又弘扬了传统文化。视觉图形化的传播也体现了消费主义的意识,它通过设置视觉景观,引领消费时尚;凸显符号价值,培养消费意识;构建神话意义,引导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