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300由于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好和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和航天航空等领域。随着人们对产品性能、寿命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客观上对材料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曲面磨抛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工艺参数常根据经验选取,主要依赖人工抛光,故产品加工效率低下。选用弹性磨具磨抛硬质合金曲面,克服了以刚克刚、以硬碰硬的传统加工模式的局限性,是良好的降低工件表面损伤、减少磨具表面凸凹形成划痕的工艺方法。但弹性磨具与曲面接触特征的多样性,磨具呈现不规律的磨损,造成磨抛工艺参数相同而效果不一致,直到目前,对该问题未得到统一解释。针对这一现况,为了从理论上得到磨抛效率与接触特征的关系,以赫兹接触理论为切入点,引入移除率的概念,在分析微观接触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残留峰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推导和实验确定了残留峰移除面积与影响磨削精度的主要因素的精确表达式。在普林斯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人工抛光过程的分析,得到当磨抛工艺参数一定时,保持工件曲面恒定的压力,即可保证材料的均匀去除。进而设计L9(34)的正交实验表,根据正交试验得到各个影响因素对表面粗糙值影响的灵敏度与最佳参数组合。最后选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参数优化工具,利用LIBSVM工具箱进行参数寻优,确定了最优影响因子组合。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组合的正确性,获得去除均匀粗糙度值较低的加工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