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面对能源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世界各国的能源板块变动剧烈,能源转型得到了各国的一致认同并将其视为今后的发力方向,在这一大环境下,各国对于电池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也要求电池能够具有更为出色的能量密度。目前产业上以石墨(基于三元NCM正极)作为负极材料的全电池比能量在240~280 Wh.kg-1之间,若是将硅应用于负极,则可以将比能量提升至280~350 Wh.kg-1甚至更高,也因此硅在负极材料领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能源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世界各国的能源板块变动剧烈,能源转型得到了各国的一致认同并将其视为今后的发力方向,在这一大环境下,各国对于电池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也要求电池能够具有更为出色的能量密度。目前产业上以石墨(基于三元NCM正极)作为负极材料的全电池比能量在240~280 Wh.kg-1之间,若是将硅应用于负极,则可以将比能量提升至280~350 Wh.kg-1甚至更高,也因此硅在负极材料领域具有十分优秀的学术研究与商业应用前景。但是,硅负极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存在体积膨胀、电极结构破坏、导电网络失效等一系列问题,而粘结剂作为电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很好地抑制硅的体积变化,让硅负极发挥出更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1)针对硅负极存在的巨大体积膨胀和极片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工作使用聚丙烯酰胺(PAM)对大豆分离蛋白(SPI)粘结剂进行改性,增强了 SPI的粘结能力以及柔韧性,并引入钙离子(Ca2+)对粘结剂进行修饰,赋予粘结剂一定的刚性,保证粘结剂在抑制硅体积膨胀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最终,这种新型锂离子电池(LIBs)硅负极水系粘结剂(SPI-PAM-Ca2+)极片在0.2 C(1C=4200 mA.g-1)下进行300圈长循环依然保持有1248 mAh.g-1的容量保持,在1000 mAh.g-1的恒容充放电下可以稳定循环接近450圈,并且于高硅载量(1.70 mg.cm-2)下可以维持面容量3.0 mAh.cm-2以上稳定循环90次。(2)在保证粘结剂良好的粘结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的同时,针对导电网络失效的问题,合成一种具有三维交联网络结构的粘结剂(ST-PAM),以实现与硅颗粒、导电添加剂之间的网络-面接触,提升极片结构的稳定性,维持极片良好的电接触。该粘结剂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加入支链淀粉(ST)进行接枝共聚,引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形成交联网络,应用于硅负极时在0.2 C下循环100圈后仍有1944.86 mAh.g-1的容量剩余,容量保持率77.8%,在1500 mAh.g-1的恒容充放电测试下稳定循环超过200圈,并且可以于高硅载量(1.95 mg.cm-2)下维持面容量4.0 mAh.cm-2以上稳定循环60次。
其他文献
在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是重要的建筑结构模式。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本文将研究土木工程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钢结构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常见的钢结构施工措施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了解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提高钢结构施工的质量。
目的 新型抗感染药物在实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较之于现有药物多表现为非劣效性,但对于抗击微生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等社会角度,其价值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作者通过梳理国外医疗体系发达国家适用于新型抗感染药物的快速审查程序,对我国新型抗感染药物快速审查程序与各国进行对比及优劣势探析,发现我国现有模式的不足,结合国外经验为我国加快新型抗感染药物审评审批提供
C4F7N/CO2混合气体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绝缘气体应用在实际设备中时,检测混合气体的混合比例是保证设备绝缘可靠性的关键。文中提出了基于汤逊放电的C4F7N气体摩尔分数的新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一定条件下汤逊放电电流对应的电压值来表征C4F7N气体混合比例。首先开展了不同混合摩尔分数、不同气压下C4F7N/CO2混合气体的稳态汤逊放电试验,建立了摩尔分数与电压的关系,发现该方法可检测摩尔分数0~100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及越南革新开放的不断深入,越南传统文化价值受到冲击,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越南将崇尚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战略,将民族传说中的始祖雄王,构筑为越南新文化的象征,将其“国祖”身份法定化。雄王“国祖”身份的形成与发展,既是越南民众与政府的共同选择,也是越南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必然选择。从认同的角度来说,越南将雄王“国祖”身份法定化,将雄王朔造为全民族大
目的 探讨立德树人视域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任务驱动案例”思政育人方案在护理本科课程《老年护理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构建“SPOC+任务驱动式”思政育人方案,结合本科生特点,针对思政大纲的要求,设计任务驱动式思政教学案例及完善SPOC教学平台。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医学院2019级护理本科A班116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实施“SPOC+任务驱动案例”思政育
<正>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人员运用科学手段,对在云南蒙自发现的“马鹿洞人”头骨化石开展古DNA遗传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南方的古人类和最早的美洲土著人类之间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遗传联系。在云南蒙自出土的“马鹿洞人”化石,是1989年在一个露天遗址被发现的。当时经过联合科考发掘,
四川省汉源县境内盛传“七姓将军”传说,这一传说讲述了汉源姜、黄、李、任(赖)、巨、蒋(包)、张七姓人从湖广麻城一同迁移至汉源的事件,成为当地人追溯祖籍源流的依据。然而,在将民间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爬梳与比对以后可以明晰,“七姓将军”传说事实上为明代军卫移民历史记忆层累的结果,其主要内容即为当地卫所军关键记忆节点。传说内容的叙事演变伴随着当地土主信仰的建构,背后所揭示的是边地卫所移民群体谋求生存与发展
郡是秦汉至唐早期的行政区划,望指门阀大族。汉代以来到西南地区任职的官员多出自世家大族,重视郡望和世系,其后裔在魏晋时被称为大姓。唐代以来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郡望逐渐失去标榜特殊身份地位的作用,成为民间区别姓氏、撰写碑刻的参考。根据唐宋郡望文化分析通海出土大理国时期墓志,可以认为大理国天水郡源自赵氏郡望,大理段氏郡望当为云南本土或武威,但郡望亦日渐演变成为民众姓名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在墓志铭中出现
作为契丹出身的蕃将家族,成德镇王氏家族成员的祖先记忆在中晚唐经历了一系列的流变,其奠基者王武俊带有明显的胡人认同;其子辈开始通过“放逐—回归”模式的祖先叙事将自身世系接续到太原王氏之上;王承元归附入朝后,王氏家族对塞北先祖的记忆逐渐淡化,与此同时王承元的地位却被刻意突出;最后王承元的特殊性被淡化,形成了太原始祖和王武俊两大叙事中心。这一流变过程不仅源于王氏成员文化倾向等客观属性的变化,且与王氏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