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为了响应这一指导意见,促进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本文收集了我国东北地区的10类57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据信息,包括建设年代,自然属性,边界范围或地理坐标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重要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数据对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适宜区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1956~2016年这60年间,经历了停滞、发展、爆发3个阶段,无论是类型、数量还是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受社会、经济、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类型之间存在范围交叉重叠的现象,其中尤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范围重叠最多。按照自然属性给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进行归类,可将其大致归为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草甸和地质遗迹6类,其中,东北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地。(2)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的格局,东南密,西北疏。辽东半岛-环渤海区域,长白山区域,张广才岭区域,大黑山和小兴安岭区域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高密度区域。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倾向于分布在临近河流,交通通达性高的区域。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无关。(3)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分布区域有8处,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呼玛河-黑河鄂伦春山地,分水岗-完达山,松嫩平原,张广才岭,长白山脉和龙岗山-千山。适宜建立国家公园的区域外,共有吉林龙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靖宇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靖宇火山地质矿泉群地质公园等3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适宜进行优化整合。
其他文献
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前提、关键环节和有力保障。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等方面有全方位的转变和
不尽春潮涌热土 管城崛起正逢时 管城回族区,乃古管国都城及今回族聚居地,故此得名。在郑州市,论历史积淀,管城最厚重,3600年的商都文化更是中外闻名:论民族特色,管城最突出,是全省3
看电影是在平行时空里看另一个自己,是一种难遇的幸福,作为电影重度发烧友,小编略略总结了一些在拍摄手法和叙事技巧上别出手心裁的电影类型,毫不藏私,保证分分钟拉你入坑!
2012年4月27日下午,随着法锤声响,审判台上的审判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台下的人大代表正襟危坐,倾听着新野县法院对一起因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引发的财产纠纷案的审理。
滑县作为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现有各级人大代表2193名。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开展代表创业竞赛活动,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高校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本文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在《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