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互动不仅是保证教学目的达成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学生社会性、行为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师生之间相互协作、配合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以往的互动研究多从学生视角切入展开探讨,对教师因素产生的影响与效用的关注不足。已有研究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知识的结构性、教学计划的关联性和教学监控的有效性等教学行为上显著优于新手教师。那么专家教师在与学生合作互动中的行为表现(如合作效率)上是否同样显著优于新手教师?此外,已有的合作互动脑机制研究局限于单人神经科学,缺乏社会互动的属性。超扫描技术可以记录人际互动过程的大脑活动、反映人际互动情境的脑际机制。同时,互动脑假说(Interactive Brain Hypothesis,IBH)指出个体的大脑神经结构受到人际互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技能的影响。那么脑际机制的核心指标脑际神经同步(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INS)能否识别专家/新手教师在师生合作互动中的脑际差异?已有研究并未进行深入的考察。鉴于师生合作互动的重要性和已有研究在对象与方法上的不足,本研究设计了2(教师类型:专家vs.新手)x 2(任务类型:合作vs.独立)的混合实验。实验1和实验2分别要求配对的师生完成联合绘图(无言语交流)和联合搭建(有言语交流)的合作互动任务,同时通过近红外设备收集师生合作互动过程中的大脑神经活动数据。研究试图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探讨前述的两个科学问题。实验1在无言语交流情境下考察专家-新手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行为与脑际神经机制。行为结果显示:在偏离面积上,教师类型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未发现两类配对组间存在差异。fNIRS结果显示:在合作完成任务时,专家教师-学生配对组在左侧额极区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脑区出现了显著的脑际神经同步,并且这种显著的脑际神经同步比新手教师-学生组更强。同时,格兰杰因果分析显示在合作过程中两类教师与学生之间均不存在脑际神经活动方向的主导角色。此外,专家教师-学生组在合作绘图中的脑际神经同步与师生合作绘图的偏差值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专家教师的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著或边缘显著的正相关。实验2在言语交流情境下考察专家-新手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行为与脑际神经机制。行为结果显示:在完成率上,教师类型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检验显示合作条件下专家教师-学生组的完成率显著高于新手教师-学生组。视频编码结果显示,专家教师-学生组的合作性显著高于新手教师-学生组;专家教师的任务主导性显著高于新手教师。fNIRS结果显示:在合作搭建条件下,专家教师-学生组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脑区出现了显著的脑际神经同步,并且观测到的脑际神经同步比新手教师-学生组更强。同时,在合作搭建下,格兰杰因果分析同样未发现两类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脑际神经活动方向的主导角色。此外,专家教师-学生组在合作过程中的脑际神经同步与师生合作搭建的完成率、合作性存在边缘显著的正相关;与专家教师的心理理论能力、观点采择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综合实验1和2,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言语交流情境下,专家教师-学生组的合作互动的行为表现(完成率、合作性)显著优于新手教师-学生组。(2)脑际神经同步能够稳定识别更优的师生合作互动。本研究从行为与脑际神经机制的视角揭示了专家和新手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的行为和脑际神经活动的差异以及教师的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能力对师生合作互动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互动脑假说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证据。此外,本研究还为精准的开展新手教师社会性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