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密的签名功能的混淆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on_z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淆是现代密码学的新研究领域,其目的是针对我们感兴趣的程序,构造出功能上与其相同的程序。任何敌手在获得新程序后,除了能使用该程序的功能外不能从中获得任何有用的信息。程序混淆最开始是为了保护软件的知识产权,防止软件遭到逆向工程攻击,可用于安全外包计算、版权保护、敏感代理操作等应用场合。将混淆技术推广到密码学领域,其未来的应用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可实现全同态加密、重加密、加密的签名、不可否认加密、对称加密转换为公钥加密等。  Barak等人研究发现实现通用电路的理想化黑盒混淆是不可能的。目前混淆在密码学中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针对超平面关系函数、点函数、合取函数等构造基础函数混淆;二、将混淆与复杂算法协议结合,比如重加密、加密的签名等功能函数,构造特殊功能的虚拟黑盒安全混淆。  根据混淆的发展,本文将国内外对加密的签名的混淆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首次针对加密的基于身份的签名这一特殊函数构造了具体的混淆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分析已有加密签名函数的特殊混淆算法的构造和特点,以及一种对加密签名函数的通用黑盒混淆算法。将使用全同态加密的通用混淆算法与前一种混淆进行对比,给出两者的优缺点。  二、提出了一种加密的基于身份的签名(EIBS)函数,以Paterson签名和Boneh线性加密方案作为基础模块,构造了一个EIBS混淆器,并联系平均情况虚拟黑盒特性进行了安全性证明。输出的混淆电路可以交给任意第三方执行,实现EIBS功能,其得到的密文等同于使用接收方公钥对签名进行加密的结果。安全性证明显示,混淆电路不会泄露签名方的签名密钥的有关信息,继承了基于身份签名方案计算的高效性和签名长度短的特性,而且阻止了恶意的私钥生成中心伪造用户签名。  三、将加密的签名函数扩展为签名并加密函数,在EIBS混淆器基础上构造签名并加密函数的混淆器,给出混淆器的安全性要求。  四、研究Feng等人提出的加密盲签名混淆器,指出其不满足混淆的功能保持性,利用Okamoto盲签名方案重新构造了加密盲签名混淆器。混淆算法在安全性上优于传统的盲签名方案,重点证明新的混淆器的功能保持性和虚拟黑盒安全性,即使敌手获得混淆电路和秘密交互值,盲签名依然是盲的和不可伪造的。
其他文献
自公钥密码体制思想提出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保障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公钥密码体制构造一般基于两个问题: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和离散对数困难问题。但是这些系
[目的/意义]在大数据环境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具体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方法/过程]在协同视角下构建了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
随着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政务内网中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受到的安全风险及威胁日益增多,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已不能满足政务内网环境下域间互操作的安全需求,如何在确保
项目编号:2008JC04主持人:张余洋博士郭玲副教授项目承担单位:塔里木大学项目简介:新疆是全球重要的加工番茄及其制品生产基地。培育耐旱 Project ID: 2008JC04 Moderator:
由于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使得无线网络缺乏物理边界,没有物理连接的无线通信对于外来的窃听者来说是开放的,无线通信的安全已经成为物理层的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安全体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