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场地是城市体育设施中最重要的部分,城市体育场地的建设和合理布局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强身健体、运动休闲的需求,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南昌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不断变化,南昌市区现有体育场地数量、空间结构等是否满足南昌市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是未来南昌市体育场地规划布局的重要问题。为此,基于江西省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资料,以南昌市区主城区部分,包括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红谷滩新区、青云谱区、湾里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8个地区的全部2946个体育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在统计分析南昌市区体育场地数量、场地类型、占地面积、人均投入占比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强大的空间管理和分析功能,对南昌市区体育场地的空间聚集度、场地密度等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截至2013年底南昌市区共拥有2946个体育场地,43种类型,每平均748人拥有1个体育场地,低于江西省平均每680人拥有一个场地的水平;人均场地面积3.06平方米,高于江西省人均场地面积1.42平方米的水平;人均场地建设投资金额1083.97元,远远大于江西省人均场地建设投资金额314元的水平;按所在系统分析,体育系统只占1.73%,数量最少,但场地面积是三大系统中最大的,教育系统占39.27%;体育场地面积按人均地区分类,人均场地面积最大的是经济技术开发区6.63㎡,人均场地面积最小的是西湖区0.45㎡。进一步对南昌市区进行密度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南昌市区体育场地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的结构,空间发展方向大致为东南—西北走向,即其空间分布呈现东西方向数量较多而南北方向数量较少的特点,体现了体育场地的空间分布从中心城区向东西方向延展的趋势。南昌市区体育场地与人口规模呈强相关性,密度中心位于东湖区南昌大学医学院附近区域,标准差椭圆区域位于东到高新区昌东镇和青山湖区罗家镇、西到经开区蛟桥镇、南到青云谱区昌南工业园,北到经开区白水湖管理处和青山湖区扬子洲镇的范围内,该区域内的体育场地数占全市区场地总数量的67.98%,是南昌市区公共体育场地分布集中的区域。这种“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的体育场地空间布局受到人口、交通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局部负荷过重、局部资源浪费的问题,为此提出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促进南昌市体育场地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科学规划,完善南昌市体育场地空间布局;加强体育地标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南昌市大型体育场地中心的综合性布局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科学规划南昌市区体育场地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建设宜居城市、体育城市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