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宋金元时期中医文献中针灸治疗痹证涉及经脉、腧穴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从经脉、腧穴应用规律等方面总结其时代特点。以补足针灸治疗痹证文献研究的空白,为痹证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1.文献学方法①计算机检索:以“痹”、“痹病”、“痹证”、“历节”、“痛风”、“风湿”为关键词在《中华医典》中进行检索,摘录出记载有痹证相关内容的书目及篇章。②人工筛选:将计算机检得的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人工筛选。③分类整理:将筛选出的条文按病变部位、穴位、归经、穴位性质四个条目,录入2007版Excle表中,建立数据库。2.统计学方法2.1频数统计频数是指事件A在某种条件下出现的总次数,数值越大,表明其对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大,相反,数值越小,其对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本研究通过统计所有经脉、腧穴出现的频次,以及不同部位痹证所选用经脉、腧穴出现的频次。依据频数统计结果,分析总结宋金元医家治疗痹证时经脉选择的倾向性及腧穴应用规律。2.2支持度分析支持度是指事件A和事件B在某种情况下同时出现的概率,本课题主要关注腧穴、穴位归经及其穴位性质,根据支持度的大小来分析经穴应用规律。结果通过对宋金元中医文献中针灸治疗痹证涉及经脉、腧穴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共检得针灸治疗痹证条文168条,涉及101个经穴,2个经外奇穴和伏白、足少阳孙络二穴、足太阳大都二穴,不包括阿是穴。经脉频数统计结果显示:足少阳胆经使用频次最高,出现了45频次,其次为足太阳膀胱经38次,手阳明大肠经26次,足阳明胃经17次,手少阳三焦经15次,手太阴肺经13次,足厥阴肝经12次,督脉11次,手太阳小肠经9次,足太阴脾经8次,任脉6次,足少阴肾经5次,手厥阴心包经5次,手少阴心经5次。每条经脉穴位使用数量统计结果显示:足太阳膀胱经使用的腧穴数量最多,共19个腧穴,其次为足少阳胆经15个,足阳明胃经13个,手少阳三焦经8个,手阳明大肠经8个,手太阴肺经6个,手太阳小肠经5个,督脉5个,足厥阴肝经4个,任脉4个,足太阴脾经4个,手厥阴心包经4个,手少阴心经3个,足少阴肾经3个。结论1.朱丹溪提出了“痛风”病名;2.宋代医家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首次提出痰饮致痹,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提出瘀血致痹,为活血化瘀药物在痹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3.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五体痹的传变规律:“皮痹不已,而成肉痹。肉痹不已,而成脉痹。脉痹不已,而成筋痹。筋痹不己,而成骨痹。久而不己,内舍其合。若脏腑俱病,虽有智者,一不能善图也”。4.宋金元针灸医家治疗痹证选用的101个腧穴,涉及十四正经。经脉的使用上,阳经多于阴经;腧穴的使用上,以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为主,注重特定穴的使用,尤其是五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