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对ICH后的神经病理损伤和保护机制进行研究,观察NF-кB在ICH 后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初步证实巴曲酶在ICH 中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上治疗ICH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自体动脉血注入尾壳核区制作实验性ICH 模型,在此基础上,再分别腹腔注入NF-кB 的抑制剂PDTC 和血肿局部注入巴曲酶制成干预组模型。光镜和电镜下观察ICH 后的病理变化,NF-кB 用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化双重检测,IL-1?、ICAM-1、MMP-9 免疫组化染色,TUNEL 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并对脑出血后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大鼠注血后活动减少,可见对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有单方向转圈运动,严重者肢体完全偏瘫而无法活动。大体病理可见尾壳核区类圆形血肿。镜下可见血肿边缘灶脑组织软化。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神经细胞、胶质细胞肿胀,部分神经细胞坏死、消失。电镜下神经细胞肿胀,胞浆空化,细胞膜及核膜连续性破坏。线粒体肿胀成空泡状,嵴断裂。神经细胞核固缩。神经毡明显疏松。于脑出血后3h 即可见血肿周围组织NF-кB 被激活,6h 开始向细胞核内转移,3d 达高峰;脑出血后IL-1?、ICAM-1、MMP-9 及凋亡细胞逐渐上升,分别至2d、2d、3d 和3d-5d 达到峰值,应用PDTC 和巴曲酶后,NF-кB、IL-1?、ICAM-1、MMP-9 阳性及凋亡细胞数都显著下降,脑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亦明显下降。结论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可建立可靠的实验性ICH 动物模型。血肿周围可见神经组织的损伤。脑出血后,脑组织内的NF-кB 被激活,从细胞浆转移至细胞核,上调IL-1?、ICAM-1 和MMP-9 等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加重了脑损伤.巴曲酶可能通过抑制NF-кB 的激活而起到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