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小说、戏剧、散文、翻译及文学评论等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她的文学创作贯穿其一生,虽然期间有过中断,但创作风格、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内在延续性。在横跨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杨绛她始终立足于平凡人生,取材于普通小人物,本着“如是我闻”的超凡气度,如实记录所见世态人情的真相。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主要分四章论述杨绛的世情化倾向。第一章世情化概念的界定。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首先是对世情化概念的界定,对于“世情化”的界定学界尚未有明确定义,但鲁迅、萧相恺等人对“世情”和“世情小说”的界定都强调此类创作在取材上都极大地关注世俗生活,关注市井人情,在艺术手法上都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其次是杨绛世情化的倾向。杨绛的创作总是倾向于描绘知识分子和都市市民阶层众生相,关注他们的家庭琐事、男女婚姻,呈现出“世情化”的创作倾向。第二章,世情化成因的分析。杨绛创作的世情化倾向,究其原因是与其成长背景、人生经历相关。杨绛出身名门从小接受过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世态喜剧那种注重人物性格的展现,温婉讽刺的风格和西方流浪汉小说中特有的“一个主角贯穿”的形式都为杨绛的世情化创作提供了写作范式。同时,杨绛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戏曲、古典小说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中那些关注爱情婚姻生活的取材倾向和细致描写人物心理的艺术手法也给杨绛世情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第三章,杨绛世情化的艺术探析。主要是四个方面,“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杨绛以“士林”为描写对象,真实传神展现特殊时代的知识分子众生相,揭露“可笑的人性”,引发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荒谬以及民族文化心理构成的思考;烛幽索隐、直透心术,即杨绛作为女性作家,能婉曲蕴藉刻画人物内心,将人际间的“心理纠葛”描摹细致,尽显世态;敛纵自如、浑成一体,即从情节结构方面考虑杨绛世情化写作特色,这不仅有利于世态的展现,还有利于主题的突出与形成;会心一笑、轻松揶揄,即在世态喜剧影响下,杨绛同样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并在微妙的动作、表情中负载人性,展现百态。但对人的讽刺并不尖刻,而本着一种“看戏”心态。第四章,杨绛世情化写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认识、创作丰盈、纯净的情感世界、特殊时代的人文关怀。杨绛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但无论是解放前还是新时期后,始终不变的是对人性人情的关切。只是在小说、戏剧和散文中所表现的方式不尽一致。小说、戏剧中多以婚恋角度切入,而散文中则以自身经历体味这人间百味。她始终以一种“看”的姿态去认识世间常态,写出人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