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这一短兵器,几乎与中华民族有着同样久远的历史,在历史沿革中,剑,浸润、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武术兵器史上,剑的地位之所以在百兵之上,是因为除了防身以外,它逐渐被人们赋予了文化的气息,超越了纯粹的兵器,升华为文化范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茅元仪《武备志》云:“古之言兵者必言剑”,充分说明了剑不仅没有随着实用功能的转变而没落,却是逐渐荣耀,成为兵器史与文化史交融的结晶之一。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剑器饰演着众多角色,不仅仅是防身护体的主要短兵器,还是古代人群的精神寄托。它可以是权贵者的身份象征,或为文人墨客的侠客情怀,甚至在特定时间还可化身为政客的形象代言,成为“镇守天下”的象征。本文对于剑文化的研究,力求全面的阐释春秋战国这一特定时期剑文化的展现,以填补中国剑文化的断代史空缺,同时为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历史逻辑分析法,从春秋战国时期剑的使用开始探源,对其个中文化展现形式进行探讨。在将剑文化进行细化分类的基础上,对每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进行史料收集和论证拓展,系统阐述在春秋战国这个特定时期剑文化的内涵。春秋战国时期是剑文化得到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背景,造就了剑作为近身防护性武器的搏杀功能,从剑的器型构造我们可知,剑可以用于直刺劈砍,伴随使用技术的进步,还衍生了飞剑遥击的掷剑术。作为随身携带的兵器,剑逐渐被寄予了持有者独特的精神面貌,军事阵仗中杀戮血腥,文人墨客的飘逸流动,谋臣政客的智慧狡黠,君王诸侯的王权之气。剑的功能性在不同的领域积淀,文化性也就随之逐渐扩大化。剑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强大的表现力,成为这一时期不可忽视的武术文化组成,丰富的文学史料,成为春秋战国剑文化的生动注脚,也为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