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提取物的产品研究与开发及质量评价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沙棘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其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性成分,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本论文将沙棘提取,浓缩,干燥制备提取物,并以提取物总黄酮、水分等含量对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且通过沙棘网络药理学研究沙棘中涉及降血脂的成分,分析这些成分所对应的靶点、通路等,构建沙棘降血脂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图,并用沙棘中降血脂的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的模拟对接验证网络药理学的准确性。而后将沙棘提取物制备成分散片和压片糖果等产品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上述研究为沙棘资源的综合利用及产业链延伸提供科学支撑。方法1.按照药典方法对所采集的沙棘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性状、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总黄酮、异鼠李素等,经过这些检查可以确定所采集的沙棘是否符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对沙棘的要求。2.对符合药典规定的沙棘进行提取,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浸膏,用三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浸膏进行干燥,并测定三种干燥物中总黄酮和水分的含量,确定最佳的干燥方式,将所得干燥的提取物粉碎过筛备用。3.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沙棘中降血脂的成分进行分析,沙棘中与降血脂相关成分、靶点、通路,利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出沙棘降血脂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图,利用GOLD软件将沙棘中有效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药理学准确性。4.将沙棘提取物制备成分散片和压片糖果,设计单因素实验方法筛选分散片和压片糖果的处方,并对分散片和压片糖果按照药典规定片剂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结果1.沙棘按照药典的方法进行的各项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所采集的沙棘可以用来进行后续实验。2.将沙棘以60%乙醇为溶剂,按1:8的料液比投料,80℃超声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沙棘提取物,这样的提取方法下沙棘的提取物得率可达到20%-25%。3.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得出沙棘中7个与降血脂相关的成分,这7个成分对应24个靶点,44条通路,构建了沙棘降血脂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找到3个关键靶点,用沙棘中的7个降血脂成分与这3个靶点进行模拟对接,以VMD软件处理结果得到成分与蛋白相结合的图片。4.将沙棘提取物制备成分散片和压片糖果,得到分散片的处方:35%沙棘提取物、50%MCC、10%PVPP、2%硬脂酸镁、3%矫味剂。压片糖果处方:30%沙棘提取物、10%蛋白糖、15%MCC、43%异麦芽糖酮醇、2%硬脂酸镁。按照处方制备的沙棘提取物分散片符合药典对分散片的要求,且溶出速度显著高于普通片,压片糖果符合药典对片剂的要求。结论自宁夏隆德县采集的沙棘果实,烘干后得到的沙棘干燥果实经检查符合药典要求。对沙棘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沙棘中降血脂的成分靶点通路与文献报道基本保持一致。将沙棘提取物按单因素实验筛选的处方制备成分散片和压片糖果,均符合药典规定,该论文对沙棘资源的综合利用及产业链延伸提供了科学数据。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家具制造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展开深入研究,通过阐述家具制造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全面预算指标细化和量化难以落实、预算形式的弹性严重
喀腊加勒找矿靶区处于中亚成矿带巴尔卡什-西准噶尔成矿带中,矿化点200余处,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区内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高岭土化、钾长石化等
利用X射线衍射,对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北缘中始新世一早中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合以及矿物对古气候指示作用进行了研究。以伊利石为主的粘土矿物组合以及典型矿物石膏、石盐的出现
合肥广电中心是2010年3月中旬投入使用的,我台六大电视频道全部采用硬盘播出系统是由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公司设计施工的,播出系统组成结构中包括各种监视设备,采用了深圳响石数
民族声乐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音乐会是阶段性研习的一次汇报总结演出,我的毕业设计内容主要通过对硕士毕业独唱音乐会整体的构思、曲目的选择安排、掌握演唱技能及诠释风格等
前段时间,我发现班里有些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总是喜欢把竖式列在作业题的旁边,写下答案以后又急急忙忙把竖式擦去,批改作业时常发现有些本子被擦得黑乎乎或是擦破的;有些学生甚至
本文研究了若干类薛定谔方程以及它们的整体适定性问题.首先,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具有组合指数型非线性项和广义调和位势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此方程的特点是具同号组合型非线
根据河源市市民信息素养调查结果,分析了市民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借助“三馆合一”模式为例,阐述了市民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思路。
为了了解观众收视行为的变化,NHK放送文化研究所从1985年起每隔5年进行一次民意调查,今年3月份所作的最新一份调查报告出炉后,让人们对过去25年来日本民众与电视的关系能够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自上世纪1990年起,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在“2小时以下”的比例逐年下降,而“4小时以上”的比例则逐年增加;整体来看日本人收看电视的时间变长了。1985年以来约有3成至4成的观众认为电视“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