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口腔临床中错()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造成患者颜面美观不足,咬合关系错乱,甚至影响患者正常社交,损害心理健康。上颌横向发育不足造成的腭穹隆高拱、牙列拥挤、牙弓狭窄及后牙反()等错()畸形,临床上多应用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进行矫正治疗。在RME过程中,腭中缝通过机械张力扩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骨质沉积钙化,牙弓宽度增加,牙列拥挤减轻或排齐。快速扩弓在理论上虽然可行,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例如牙根的损伤、牙周组织退缩及扩弓后的复发等,而且矫治周期比较长,效果不理想。目前,如何在RME中加速腭中缝新骨的沉积和钙化,增强扩弓的效果,这成为许多正畸医生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槲皮素在大鼠RME后对腭中缝骨改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槲皮素加快腭中缝骨改建,增强扩弓效果,缩短RME治疗周期,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方法:
18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w龄),随机分为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单纯扩弓组,C组为扩弓+给药槲皮素组,每组平均6只。其中,A组不扩弓,也不灌服槲皮素;B、C两组大鼠口内置入双眼圈簧扩弓器扩弓,力值0.98N(100 g),C组扩弓同时每天灌服槲皮素溶液(100 mg/kg),A、B组根据体重灌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14d时处死大鼠,解剖剥离出上颌组织,制作成标本,经过包埋、脱蜡处理后,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腭中缝的骨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大鼠上颌腭中缝处胶原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腭中缝处骨组织中BMP-2的表达。利用Image-proplus软件对切片吸光度进行解析,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情况:实验期间3组大鼠扩弓装置均未脱落,且没有明显感染症状,各项体征都比较正常。A组大鼠体重每天增长均衡,B、C两组大鼠从第2d开始体重出现变化,连续两天出现下降趋势,但第4d起体重又开始增长,第11d以后三组大鼠几乎等重。
2.HE染色:上颌的腭中缝组织包括纤维组织中间带、位于两侧的次级软骨组织及近边缘的骨板组织。空白对照组(A组)染色结果显示中间是红染的纤维组织,两侧是少许的间充质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等,边缘处偶有破骨细胞。骨板边缘处,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数量不等,呈长方形,部分区域甚至表现出参差不齐的外观。扩弓组(B、C组)染色结果显示,上颌的腭中缝中央有红染纤维组织,两侧的次级软骨组织延伸到中央红染带,软骨细胞分化、增生明显。此时在腭中缝边缘处,聚集大量成骨细胞,有新的骨质生成。而扩弓加给药槲皮素组(C组)大鼠腭中缝处成骨细胞密集,骨质沉积矿化,腭中缝骨质改建更加活跃。
3.MASSON染色:B、C组普遍较A组深染,显示出扩弓后腭中缝中大量蓝染的胶原纤维组织。腭中缝的宽度显著增加,两侧大量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增生,类骨质形成。C组比B组成骨作用更加活跃,骨缝组织中胶原纤维的蓝染更深,腭中缝组织新骨钙化沉积。
4.免疫组化染色:大鼠上颌腭中缝区域的BMP-2阳性细胞被染成棕黄色。在A组大鼠中腭中缝成骨区域,BMP-2细胞的数量极少,体积小,着色浅;B、C两组大鼠中,上颌腭中缝区域的两侧软骨细胞层的内侧,可见新生的骨质及密集分布的BMP-2阳性细胞,数量大,着色深;而C组比B组的标本组织中棕黄色颗粒数目更多,即BMP-2细胞的表达增强,部分BMP-2阳性细胞呈弥散分布,逐渐向腭中缝两侧扩展。B组BMP-2的MOD值比A组明显增多(P<0.01),C组大鼠中上颌腭中缝处BMP-2的MOD值比B组BMP-2的MOD值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上颌快速扩弓应用力值100g(0.98N)可以扩大生长发育期大鼠的腭中缝。
2.与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相比,槲皮素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可以促进腭中缝处的成骨,骨沉积钙化更加明显。
3.与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相比,槲皮素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可以促进腭中缝处BMP-2的表达,骨改建活跃。
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槲皮素在大鼠RME后对腭中缝骨改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槲皮素加快腭中缝骨改建,增强扩弓效果,缩短RME治疗周期,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方法:
18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w龄),随机分为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单纯扩弓组,C组为扩弓+给药槲皮素组,每组平均6只。其中,A组不扩弓,也不灌服槲皮素;B、C两组大鼠口内置入双眼圈簧扩弓器扩弓,力值0.98N(100 g),C组扩弓同时每天灌服槲皮素溶液(100 mg/kg),A、B组根据体重灌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14d时处死大鼠,解剖剥离出上颌组织,制作成标本,经过包埋、脱蜡处理后,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腭中缝的骨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大鼠上颌腭中缝处胶原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腭中缝处骨组织中BMP-2的表达。利用Image-proplus软件对切片吸光度进行解析,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情况:实验期间3组大鼠扩弓装置均未脱落,且没有明显感染症状,各项体征都比较正常。A组大鼠体重每天增长均衡,B、C两组大鼠从第2d开始体重出现变化,连续两天出现下降趋势,但第4d起体重又开始增长,第11d以后三组大鼠几乎等重。
2.HE染色:上颌的腭中缝组织包括纤维组织中间带、位于两侧的次级软骨组织及近边缘的骨板组织。空白对照组(A组)染色结果显示中间是红染的纤维组织,两侧是少许的间充质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等,边缘处偶有破骨细胞。骨板边缘处,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数量不等,呈长方形,部分区域甚至表现出参差不齐的外观。扩弓组(B、C组)染色结果显示,上颌的腭中缝中央有红染纤维组织,两侧的次级软骨组织延伸到中央红染带,软骨细胞分化、增生明显。此时在腭中缝边缘处,聚集大量成骨细胞,有新的骨质生成。而扩弓加给药槲皮素组(C组)大鼠腭中缝处成骨细胞密集,骨质沉积矿化,腭中缝骨质改建更加活跃。
3.MASSON染色:B、C组普遍较A组深染,显示出扩弓后腭中缝中大量蓝染的胶原纤维组织。腭中缝的宽度显著增加,两侧大量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增生,类骨质形成。C组比B组成骨作用更加活跃,骨缝组织中胶原纤维的蓝染更深,腭中缝组织新骨钙化沉积。
4.免疫组化染色:大鼠上颌腭中缝区域的BMP-2阳性细胞被染成棕黄色。在A组大鼠中腭中缝成骨区域,BMP-2细胞的数量极少,体积小,着色浅;B、C两组大鼠中,上颌腭中缝区域的两侧软骨细胞层的内侧,可见新生的骨质及密集分布的BMP-2阳性细胞,数量大,着色深;而C组比B组的标本组织中棕黄色颗粒数目更多,即BMP-2细胞的表达增强,部分BMP-2阳性细胞呈弥散分布,逐渐向腭中缝两侧扩展。B组BMP-2的MOD值比A组明显增多(P<0.01),C组大鼠中上颌腭中缝处BMP-2的MOD值比B组BMP-2的MOD值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上颌快速扩弓应用力值100g(0.98N)可以扩大生长发育期大鼠的腭中缝。
2.与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相比,槲皮素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可以促进腭中缝处的成骨,骨沉积钙化更加明显。
3.与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相比,槲皮素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可以促进腭中缝处BMP-2的表达,骨改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