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各类科研投入的总量和强度都大幅提高。但当前我国的科研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仍十分薄弱,科研失信现象时有发生。科研失信行为不仅会造成科技资源的配置效能低下,使科学研究活动无法高效实施;也会致使科研资金的投入具有较高风险、增加相应的交易成本,进而破坏科研资助体系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与科研项目信用评价有关的指标、方法、工作机制、结果运用等尚没有清晰的构架,也缺乏统一的测度方法,科研信用制度和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凸显。为了合理配置科研资金投入、发挥其最大效用,尽快完成科研项目信用评价体系的研究探索工作迫在眉睫。本文综合运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调查问卷等多种研究方法,建立了一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的科研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科研项目资金投入要素与科研信用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科研资金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并支撑科研管理过程中科研信用评价的具体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不同类型的科研信用评价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研究和总结了科技发展强国的管理实践特点与运行机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科研信用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遵循客观性、适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基础信息、良好记录、不良记录三个方面,分别设计并建立了针对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两套科研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广泛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完善了信用评价结果等级划分。并以项目负责人为对象,采用所建立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科研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符合科研活动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其次,基于建立的科研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负责人为评价对象,通过对其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各项目资金投入要素对科研信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研项目资金投入要素与科研信用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对于科研信用整体来说,科研活动费、出版文献知识产权费与项目负责人科研信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科研活动费最为重要。而科研材料费与科研信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对于项目负责人良好记录得分来说,科研设备费、科研活动费、出版文献知识产权费均与项目负责人良好记录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科研材料费与良好记录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且良好记录得分显著性高于科研信用整体得分。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对资金投入要素与科研信用关系进行相关分析,通过Matlab软件建立了效果好、使用便捷的快速相关神经网络模型,便于科研项目主管部门提前预测,及时规避风险,合理配置科研资源。通过博弈分析,研究了项目负责人采取不良信用行为的动因,对科研项目管理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合理建议。论文最后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了科研项目信用评价体系付诸实施所需的外部保障条件。从制度建设、共享信息平台搭建、奖惩机制完善和引入中介机构参与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具体管理实践,探索建立起科研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适用性,对建立的科研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际案例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合理,完善了科研信用理论研究。(2)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科研项目资金投入要素与科研信用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科研信用预测模型。探索了科研信用研究新的方向,将已有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3)探讨了理论研究成果在科研管理实践工作中具体应用的方法,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了所需的外部保障条件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