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将与世界融合的程度迅速加大,尤其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对此,涉及到转变观念、调整结构、改革体制、创新模式、拓展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新问题带来的后果是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能否协调统一,受到一种新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不断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增强适应性、有效性,提高优势度、竞争力。 论文通过对研究背景和国内外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及其优化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揭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对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提出了基于熵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化研究的有效方法。以系统科学、组织结构理论、结构优化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引入熵理论,综合运用运筹学、决策技术、模糊数学等多种量化技术,采用系统分析与逻辑推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论文以系统结构优化为逻辑起点,从复杂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非线性复杂性和随机复杂性特征,界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的一般概念,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由治理结构(M)、区域结构(R)、科类结构(F)、层次结构(L)四部分构成,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以熵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揭示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演化规律;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的稳定性;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和竞争—协同机制,从而建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在确定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论文从熵与负熵的角度探求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优化的熵机理。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熵及熵值效应,指出熵是描述系统状态的量度,可以通过计算熵值的变化来考察系统演化的方向和速度。揭示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熵变的主要因素,构建了“结构正熵”和“结构负熵”量化模型以及优化效率量化模型,建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熵流过程控制模型,提出了“边际结构正熵”和“边际结构负熵”的概念,定量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化点,从而为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化时机的把握提供了量化指标。 通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熵及熵值效应,构建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把模糊熵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化中,并在AHP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势度模糊熵评价模型,对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在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和潜力进行评价。选用DEA分析方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相对有效性的评价模型,对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相对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以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的潜在发展的优势度为横坐标,以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的现实相对有效性纵坐标,构建了基于模糊熵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方格评价模型,根据各种结构组合在方格中的位置对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的发展潜力和现实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 依据普利高津的自组织理论描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复杂性特征,对高等职业教育MRFL非线性耦合结构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MRFL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高等职业教育MRFL结构优化基本模型。针对不同的状态变量,构建了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模型系列。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耦合微分方程的参数估计、拟合的新思路,对模型数值的求解采用欧拉(Euler)法和变量分离法进行。从而动态的考察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的变动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在确定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MRFL结构熵模型、关系矩阵和影响力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MRFL结构优化的负熵计量模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发展趋势值对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MRFL结构负熵测试,从系统熵变的角度对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化模型进行验证。 通过前面的理论研究,应用构建的基于模糊熵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评价模型和高等职业教育系统MRFL优化非线性耦合模型,以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演化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的优势度及有效性作出具体的评估,对结构优化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