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百合鳞茎腐烂病是百合生产中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本文以附加尖孢镰刀菌毒素粗提液的MS-FA培养基为筛选平台,对百合属20种(或品种)百合的组培苗进行镰刀菌茎腐病的抗性测定,鉴定出高抗种质资源5个,中抗种质资源5个;中感种质资源6个,高感种质资源4个。同时,为了深入探究百合不同种质对镰刀菌茎腐病的抗性差异,论文还对部分百合种质资源的组培苗进行了组织学和防御酶活性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病原菌的分离鉴定(1)百合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小孢子数量极多,但不产生镰刀形大分生孢子;在百合植株病理组织内部可产生极少量的大型分生孢子。(2)尖孢镰刀菌不同专化型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产孢特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同一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和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形态差异明显。菌种鉴定时应保证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条件的一致性,在标准条件下进行菌株的培养和鉴定。(3)尖孢镰刀菌的专化型种类较多,鉴定过程中将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同分离物致病性试验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2、百合对尖孢镰刀菌的抗性(1)百合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侵染百合以地下鳞茎伤口侵入为主,在寄主植物材料数量充足的条件下,致病性试验和抗性试验较适宜的人工接种方法是盆栽幼苗有伤接种法。(2)尖孢镰刀菌毒素滤液可以代替尖孢镰刀菌进行百合材料的抗性鉴定。毒素试验结果与病原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两种处理均可使百合致病,二者发病症状相似。在一定范围内,百合组培苗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与培养基中镰刀菌酸(FA)的浓度成正比。(3)对于移栽成活率较低的百合野生种材料,采用田间接种病原菌的传统方法进行抗性鉴定存在较大困难,而以附加镰刀菌毒素滤液的培养基进行室内抗性筛选,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更快、更高效地鉴定出种质抗性。3、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的组织学及防御酶活性百合感染茎腐病后,鳞茎正常的细胞形态结构受到破坏、薄壁细胞贮藏淀粉含量下降,防御酶活性上升。与感病种质相比,抗病种质鳞茎细胞形态结构和淀粉含量受病原菌影响较小;抗病种质植株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感病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