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amael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参与世界市场的主要方式,国际化也成为跨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通过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和创新资源,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纷纷以进出口、引进外资、对外投资等方式参与到国际化进程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柱性作用,中国早期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凭借着众多廉价的劳动力,使得中国迅速发展为世界各国企业的“制造工厂”,中国成为制造大国。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国内市场日渐饱和,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引导中国制造业逐步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低,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于是许多企业纷纷开始跨国经营,主动学习海外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借助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内部吸收能力与外部国际化区位对国际化与创新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文章在这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内容和框架安排以及本文所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从国际化与逆向技术溢出、国际化与技术进步、国际化与创新绩效、国际化与创新能力四个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对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分析国际化与企业创新能力的文献发现,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问题,且很少考虑吸收能力和区位选择对国际化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的影响。第三部分从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规模及其专利授权数量、区位分布和行业分布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发现伴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企业以专利授权数量衡量的创新能力也存在逐年提高的趋势。另外,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区位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均衡。第四部分在对国际化程度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的假设,且这种关系受到吸收能力和投资区位的调节。第五部分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以下结论:(1)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国际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强;(2)企业内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国际化与其创新能力的关系,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通过国际化所带来的以专利衡量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越大;(3)东道国国家发展水平的不同给国际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效果带来差异,与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相比,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的企业通过国际化对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更大。第六部分为本文结论及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考察了企业国际化程度,而非“是否国际化”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往文献大都是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相匹配,只是将国际化指标设为虚拟变量进行研究,缺乏对国际化程度的研究。而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数据来源于世界知名财经数据库Bureau van Dijk(以下简称BvD)-Orbis全球企业数据库,此库包含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经营数据,如子公司国籍、成立时间、总资产等,同时本文根据跨国企业的股票代码,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企业相匹配,找到企业创新指标的数据。本文同时考虑了内部吸收能力和外部投资区位的内外两种因素对国际化与创新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丰富了现有与国际化相关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建筑物内度过的时间逐渐增加,因此,对于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辐射剂量
介绍了仿古砖的定义和发展历史,详细分析了仿古砖的现状,并对仿古砖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采访顾方舟的愿望由来已久,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今天,我们终于促膝而坐了。顾方舟是在自己的家中接待的我。显然,这是一处书房兼客厅的房间。坐在宽大的沙发上,顾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