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金融工具的出现,金融理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以及有效市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中,行为人被假定是“理性经济人”,所做出的一系列经济行为都是在理性状态下的,金融资产的均衡价格也都是在一定的框架内来确定。然而在现实市场中,理论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学者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将资产定价的方法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转变。近年来,许多行为金融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投资者不总是以完全理性的状态做投资决策,在现实市场中由于各种原因,投资者会出现行为偏差和认知偏差,这些偏差通过一定机制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从而影响到金融资产的价格。由于传统金融理论在金融市场上的局限性,特别是经济人理性假设的局限性,学者们开始考虑将各种非理性因素加入到现实市场中。在众多非理性因素中,过度自信是投资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而且在这些非理性因素中表现也最为突出。过度自信最早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人类倾向于从杂乱无序的事件中看出一定的规律,尤其是从一大堆随机的经济数据中,推出所谓的因果联系。然而这些事件只是其本身偶然的结果,并不具有人们所认为的规律和因果关系。Amos Tversky通过大量的数据说明了许多事件的发生完全是随机的结果,而人类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表征直觉推理特点,喜欢从数据的表象特征去推导内在的必然联系,从而导致认知上的偏差和决策上的错误。国内对过度自信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大多都是在理论模型上进行研究,所做出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但是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研究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行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传统金融理论假设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来做出投资决策。在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经济人的情况下,整个市场资源达到了最有效的配置,市场价格也充分反应了市场信息,市场是有效率的。然而在现实的市场上,由于过度自信的存在,投资者会出现决策的偏差。因此,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这种非理性心理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特别是牛市和熊市两种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能指导投资者更好的,更科学的进行理性投资,还能让管理层制定更合理的政策方案,从而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证券市场。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股市的影响,本文的数据需要更全面更具代表性。2005年4月8日由沪深证券交易所联合发布的沪深300指数能很好地满足实证的需求。沪深300指数有严格的选取标准,指数的涨跌幅算法也不是简单粗暴的相加,而是以流通股本为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数,所以沪深300指数的编制还是比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更科学,更能反映实际的市场状况。对于总的样本数据,本文选取了沪深300指数从2005年4月8日到2015年12月31日总共2610个交易日的数据,其中主要选取了指数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和每个交易日的交易量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每日的收益率和换手率数据。为了更好的研究不同市场行情下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股市的影响,我们又选取了两次牛市和两次熊市的数据来分别讨论。两次牛市的时间分别是2005年11月1日到2007年10月16日,2014年3月12日到2015年6月12日,两次熊市的时间分别是2007年10月16日到2008年10月28日,2015年6月12日到2015年12月31日。在研究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影响上采用了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在研究过度自信对沪深300指数波动性的影响上采用了GARCH-M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而且在牛市中投资者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显得更敏感。同时,牛市中投资者过度自信导致的超额换手率对收益率的影响要大于熊市中投资者过度自信导致的超额换手率对收益率的影响。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不论在牛市还是熊市中,投资者过度自信导致的超额换手率对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性都有显著影响而且过度自信对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因素对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本文从过度自信这种非理性心理出发,研究了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文章主要研究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结合相关经济背景提出了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且分析了这一问题的研究意义,然后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理论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了传统金融理论下的资产定价模型,然后结合现实市场中出现的异象提出了传统金融理论模型的缺陷,随后分析了非理性心理下的几种资产定价模型,为后文研究过度自信下的证券定价模型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为过度自信心理下的证券定价模型构建部分。通过分析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心理的定义和度量,结合前人对过度自信的研究,得到了过度自信下的证券定价模型。最后在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过度自信与证券市场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为实证部分。主要通过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和换手率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股市的影响,并且结合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三个假说。其中在分析过度自信对指数收益率影响时采用了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在分析过度自信对指数波动性影响时采用了GARCH-M模型。第五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通过对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得出了本文研究问题的结论,并且结合结论提出了关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些建议。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一些创新之处。首先从数据来说,选取了沪深300指数2005年4月8日到2015年12月31日总共2610个交易日的数据来研究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股市的影响,并且从这段时间里又选取了4段时间分别研究牛市下、熊市下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股市的影响。其次,从实证角度来说,本文根据前人过度自信的理论模型和对过度自信的研究提出了三个假说,然后在实证中采用了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GARCH-M模型来验证这三个假说,分析了投资者过度自信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和波动性的影响。当然,由于数据获取和技术问题,本文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只是从整个市场层面去研究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股市影响,而没有从微观角度去研究过度自信这一行为。例如单个投资者由于过度自信所导致自身的交易量和收益率的变化或者投资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信息反应程度对个股股价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表明了由于投资者过度自信,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和波动性会出现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