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里,动词名化是一种常见的有趣的语言现象。各大学派都针对这一现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结构主义者把名化结构归为名词的一种形式,忽略了名化结构的特殊性;转换生成语法则忽略了动名化相应的语义变化及其与语境的联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从语境和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把名化和语法隐喻联系起来。而认知语言学家则基于动、名词的原型解释动名化所涉及的语义本质的转变,而现有认知角度的研究着重于从原型理论,理想认知模型,象似性和名化度的角度进行分析。鉴于此,本文着重从认知语言学中认知语法的视角来探讨英语中行为动词转换成名词的方式,并对由同一原生动词而来的不同的名化形式认知及使用的区别加以研究分析,以揭示不同的名化形式在使用中发挥其语义功能的认知机制。本次研究主要结合隐喻概念和认知语法,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为例证,采用定性研究法从认知角度对英语中的动词名化现象作出系统的分析。首先运用隐喻相关概念阐明动词名化转换的体验基础及转换的可行性;其次,通过运用基体/侧面以及心理扫描相关概念结合动、名词的原型图示深刻的描写了由原生动词派生出不同名词化形式的方式,探索出原生动词名化的方式以及动名词及原生动词各种派生名词之间的认知差异,包括突显的成分的不同,以及自指和转指的区别;然后通过有界性概念结合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差异来解释原生动词派生出的不同名词化形式之间的差异;并从语用角度总结由同一原生动词而来的不同的名词化形式之间的差别,从而解释了原生动词形成的不同名化形式在实际使用中的不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从认知视角并结合实际语料对语言现象进行阐释为此类词类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得语言现象的语义本质和使用形成一个连贯的系统。另外,本文通过分析动词名化过程的心理机制,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更恰当的运用原生动词以及其相应的名化形式,并且研究结果能够与生活中此类词汇的运用联系到一起,使学习者对此类词汇的使用有一个新的理解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