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各级各类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根据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和实践发展情况,试图深入阐释“三全育人”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解释其内在逻辑,论述其理论依据,并探讨其实践路径,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基于相关研究文献,本文重新梳理了“三全育人”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开拓创新期,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含义表达,这为进一步深入阐述“三全育人”内涵及理论逻辑做好基础铺垫。“三全育人”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简称,既是指导理念,又是实施原则。其具体内涵是:全员育人强调育人主体要素,意指育人主体由“单”变为“全”,范围要拓宽,要有育人意识,承担育人职责,发挥育人作用;全过程育人强调时间要素,意指持续性育人和阶段性育人,即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还要关注学生身心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的特点;全方位育人强调空间要素,意指育人工作自身的全面和育人对象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同样作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全育人”理念原则,也是个整体。在具体实施“三全育人”工作中,强调育人主体的全员性,必然强调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看,全员育人中“人员要素”,与全过程育人中“时间要素”和全方位育人中“空间要素”是同为一体,密不可分。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看,“三全育人”是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它是内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具有全员性,即所有社会成员接受教育,参与教育;其过程具有全程性,即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工作中,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因此“三全育人”是内在统一的,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从育人一体化视角试图探讨“三全育人”工作具体实施的路径,一是以立德树人的目标引导育人共同体,统一思想认识,形成育人意识,达成价值认同。二是以协同的体制机制构建育人共同体,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统筹育人要素、凝聚育人力量,推动各方面、各环节有效衔接,形成育人共同体。三是以系统的制度体系固化育人共同体,通过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个人,形成严格的责任链条;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将育人工作要求纳入到学校各项具体工作考核中,激励全体教职工积极主动承担育人职责;完善各项保障制度,以推动育人工作深远持久地进行,强化育人工作效应和意识,保障育人工作行稳致远。最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阐释了为何“三全育人”在指导层面是理念,在实施层面又是原则,并试图分析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所属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