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橄榄又名黄榄、白榄、青榄、山榄、黄榄果,属于橄榄科橄榄属,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果树,国内以广东、福建最多,广西、台湾次之,而四川、浙江仅有少部分栽培。橄榄鲜食与加工均宜。果汁可作饮料,橄榄果、根可入药,橄榄木可供建筑和造船用,种子可作润滑油,是一种多用途经济效益高的果树。橄榄又是福建地道药材之一。中国入世之后,外国的天然植物药开始进入我国市场,而本国的中药品种混乱,没有一定标准,使我国的中药市场面临严峻考验。 我国橄榄品种资源丰富,现有品种(品系)大多是实生类群中选出的农家种,根据邱武凌(1981)对福建省的橄榄品种资源调查结果,福建的鲜食品种有檀香、霞溪本、厝后本、糯米橄榄等,鲜食加工两用品种有惠圆、檀香等六个品种。加工品种有自来圆等。目前橄榄科植物的常规分类主要依赖于形态和生理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简易化,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橄榄品种指纹图谱进行检测和区分,有利于橄榄作为药用植物的资源基因组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本论文旨在从分子水平进一步理清我省橄榄的遗传多态性,为橄榄种质提纯复壮和产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报道采自三个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