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W/O/W型乳化液膜体系进行相关性能的研究。论文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对乳化液膜吸收模拟工业废气中的甲苯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所制得的乳化液膜进行破乳。 对乳化液膜吸收甲苯的研究,主要是考察分离条件(如表面活性剂浓度、乳水比、制乳速度、废气中甲苯初始浓度等)对吸收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用石油醚作为膜相,在制乳转速3000r/min、油水比1:1、制乳时间20分钟、表面活性剂浓度(Span-80)4%、乳水比1:4、温度20℃条件下制得的乳化液膜对甲苯废气进行吸收,30分钟内,吸收效率均在80%以上。在分离过程中,随着吸收时间增加,表面活性剂浓度低的体系出口废气中甲苯浓度上升幅度较大。在形成W/O/W型复合乳状液时,乳状液(W/O)所占的体积分数越大,分离效果越差,产品收率越低。通常剪切制乳机的搅拌速度越快,乳滴的粒径越小,其稳定性也越好,另一方面由于在高的剪切力下,在制乳的同时也在破坏乳液,剪切力越大乳液破坏的程度越大。乳化液膜对低浓度气体吸收比较稳定,吸收效率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对乳液膜体系静电破乳的研究,主要是考察破乳电压、破乳时间对破乳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对于特定的液膜乳化液,液滴所受的电聚结力必须大于其液膜破裂所需的临界电聚结力时,乳化液滴才能破乳。破乳率随破乳时间增加而增加,当破乳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破乳率随破乳时间增加会变得微乎其微。由于液滴破裂是在瞬间完成的,故电破乳速率主要由絮凝过程的速率及液滴的沉降速度所控制。当絮凝和沉降过程完成后,再延长破乳时间,乳化液的破乳率也不会有实质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