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1935年由Stein和Leventhal首先提出的一组综合征。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约6-10%,以持续性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化为特征。本文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因素及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常规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行辅助生殖的女性的年龄、BMI、基础FSH、FSH/LH、总睾酮T、AMH、AFC、超促排卵中Gn总量、获卵数、卵母细胞质量、优质胚胎总数及新鲜移植周期的移植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回顾性对照研究,了解常规IVF/ICSI-ET助孕者的PCOS患者卵巢储备特点及在超促排卵中的特有表现。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2月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因输卵管因素、PCOS,或和合并男性因素行常规IVF/ICSI助孕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标准:年龄>38岁、卵巢功能衰竭、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12m IU/ml、高泌乳素血症、既往卵巢手术史、合并染色体疾病、其它内分泌疾病,如未经纠正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及严重全身疾病。入选条件及分组情况:(1)PCOS组:符合2003年Rotterdam诊断标准。PCOS组内根据年龄(≤29岁、30-34岁、≥35岁)、BMI(≤18.5、18.5-24.0、≥24.0)、总睾酮T(<1nmol/L、1-2nmol/L、>2nmol/L)、基础卵巢窦卵泡数(AFC)(双侧≤10个、双侧>10个,且无PCO、单侧≥12个、双侧均≥12个)、超促排卵中获卵数(≤5个、6-14个、≥15个)进行分组研究对比。输卵管组:选取与PCOS同周期因输卵管因素和或合并男方因素行常规IVF/ICSI助孕的女性患者,其年龄与PCOS组患者相仿(选择标准:28岁及其以下者±5岁,30岁及其以上者±2岁)、促排卵方案一致、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12m IU/ml、总共收集534个周期。PCOS组267个周期:长方案194个周期、长长方案54个周期、短方案2个周期、超长方案2个周期、拮抗剂方案15个周期。其中187个周期为新鲜移植周期,80个周期因扳机日E2≥5000pg/ml或取卵数≥20个卵巢高反应而取消移植,予以全胚胎冻存。输卵管组267个周期:长方案194个周期、长长方案54个周期、短方案2个周期、超长方案2个周期、拮抗剂方案15个周期。其中187个周期为新鲜移植周期,80个周期因扳机日E2≥5000pg/ml或取卵数≥20个卵巢高反应而取消移植,予以全胚胎冻存。记录所有入选周期患者的女性的年龄、BMI、基础FSH、LH、FSH/LH、T、AMH、AFC、控制性超促排卵的方案、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中促性腺激素(Gn)总量与获卵数、卵母细胞质量、优质胚胎总数及妊娠结局。分析PCOS患者较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行常规IVF/ICSI辅助生殖患者的卵巢储备(ovarian resever,OR)特点及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中的特有表现。结果:在女方年龄≤38岁,基础FSH<12 U/L时,PCOS组中女方年龄即使在35-38岁,其卵巢反应性与女方年龄≤29岁的无明显差异;基础FSH虽然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实际的临床意义并不大;基础FSH/LH四分位数均小于非PCOS患者且有统计学意义;在不伴有PCO时获卵数较非PCOS患者少;总睾酮T无统计学差异;基础FSH/LH较基础FSH预测卵巢储备可能更敏感;BMI对于获卵数、卵母细胞质量存在负相关。BMI较小的妇女对于Gn更敏感;输卵管组中AMH≥2.0ng/ml时,79.59%的输卵管因素或合并男方因素行常规IVF/ICSI助孕患者可能在COH过程出现卵巢高反应甚至OHSS。行常规IVF/ICSI辅助生育的PCOS组与输卵管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与非PCOS患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女方年龄≤38岁,基础FSH<12 U/L时PCOS患者的年龄、基础FSH、总睾酮T不是影响获卵数、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质量的重要因素;基础FSH/LH较基础FSH预测卵巢储备可能更敏感;AFC与获卵数在PCOS患者和输卵管组中均呈显著正相关,是一个反应卵巢储备的良好指标;AMH在输卵管因素患者中是一个较好的卵巢储备指标。BMI对于获卵数、卵母细胞质量存在负相关。BMI较小的妇女对于Gn更敏感;PCOS患者主要的不孕原因仍是排卵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