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以译者在字幕组翻译外国宗教文化纪录片《解洗脑》的字幕为基础,本报告对译者的翻译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总结。本次翻译实践内容涉及字幕翻译。该字幕的特点是长句、宗教文化负载词、对话以及脏话较多,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对上述语言现象进行恰当处理,以使目的语读者能较为准确地理解原影片中的信息。本报告主要总结了译者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对《解洗脑》的字幕进行翻译的过程,重点讨论了翻译原文本中的难点所采用的策略。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该理论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和标准进行描述和研究。生态翻译学主张以译者为中心,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本篇实践报告主要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及方法,从而从上述三个维度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证实了了生态翻译学在字幕翻译中的指导性的作用。本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此次字幕翻译任务的背景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对生态翻译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包括生态翻译环境、适应与选择理论、译者中心以及三维转换。第三部分简述了字幕翻译的三个标准,即简洁性、信息性和通俗性,以及字幕翻译的限制,即形式限制和文化限制,并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具体分析了原文本的主要特征。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笔者从这些字幕翻译的主要特征着手,探讨了如何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第五部分是总结。笔者认为生态翻译学对字幕翻译有指导性作用。该理论能指导译者选择恰当的策略和方法解决翻译问题,从而使译文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希望此报告能够为以后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研究提供参考及可借鉴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