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对体育运动的发展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都强调了学校体育之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校体育专业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羽毛球运动项目是校园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男子单打是最受欢迎的羽毛球项目之一。广西民族大学羽毛球运动项目在南宁市高校具有较强影响力。该研究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切入,分析广西民族大学羽毛球专项班男子单打训练状况。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实验法、系统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民族大学羽毛球专项班男子单打训练在技能和体能方面耗散结构的分析,以调查与实验研究后,发现:1.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四种特性。其中,开放性是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远离平衡态是耗散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非线性作用是耗散系统形成有序的动力;“涨落”是在耗散结构系统内部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检验训练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涨落点及质量高低的水准。广西民族大学羽毛球专项班男子单打训练具有以上四种特性,训练过程及实验结果形成一个有效系统。2.耗散结构理论的实验效果1)在正手及头顶击高远球技术上,2019级和2018级实验组的成绩分别提升83.5%和28.7%,而对照组的成绩分别提升39.5%和18%,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组的相关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关数值,且整体成绩更加稳定。说明耗散理论干预的训练相较于传统训练法具有优势。2)在正手及头顶杀球技术上,2019级和2018级实验组成绩分别提升47.6%和28.1%,对照组的成绩分别提升45.9%和18.8%,相比前测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实验组的成绩提升幅度相较于对照组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说明耗散理论训练法对于这种难度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技术动作而言,作用效果尚不具有完全的优越性,学生对杀球步伐的移动、拍型的控制已经能够自如运用,但在起跳后对击球点的判断、力量和全身协调发力等技能方面仍难以掌控。3)在网前两点搓推勾球技术上,2019级和2018级在实验组的成绩分别提升71.1%和28.1%,对照组的成绩分别提升19.7%和9.8%,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提升幅度更加显著,且在拍型控制、手腕的发力、对球路和落点的判断等方面表现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体成绩更加稳定。说明耗散理论干预在此技术环节的训练相较于传统训练法具有优势。4)在四角跑体能测试上,2019级和2018级在实验组的成绩分别提升10.7%和7.5%,平均心率分别由140次/分和145.2次/分降至120.6次/分和126.2次/分,对照组的成绩分别提升7.4%和3.6%,平均心率分别由149次/分和150.5次/分降至146.6次/分和146.6次/分。说明实验组比对照组的体能水平提升幅度更加显著,心率变化更加平稳,对学生体能素质的训练起到更好的效果。该次实验对象为广西民族大学2019级和2018级羽毛球专项班的男子单打训练,实验结论证明了耗散结构理论作用于广西民族大学羽毛球训练的可行性、有效性、系统性和合理性。实验组三名学生在省级比赛中获取的优异成绩,也进一步证实了耗散结构理论在实践中的良好效果。3.实验过程中,该训练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未来深入探讨由于此实验是一个局部的教学训练实践探索,其跟踪时间短,样本量小,效果局部,研究尚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尤其是该系列组合的教学与训练模式之间互相的设计理念、内容比重、教学训练方式方法、学生能力提升和评价标准等问题产生怎样的闭环效应和循环,这些因素与耗散结构理论产生怎样的更深层的影响与变化,主要包括以上四方面内容,未来仍将值得继续探索。4.耗散结构理论对于高校羽毛球专项班男子单打训练的创新机理及建议根据现代化体育训练原理、理论和实践,尤其以习近平“创新思维方法”理论和项群训练理论相结合,遵循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突变论和耗散结构论的交叉融合与选择,从体育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未来仍将继续探索耗散结构论在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的运用,拟以下八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南宁市高校羽毛球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如下:1)以更加开放的视角设计;2)在不平衡的状态中发展;3)强调非线性在训练中的重要性;4)创造涨落,引发质变;5)辩证地看待耗散理论在男子单打训练中的应用;6)加强对高难度复杂动作训练的设计;7)注重耗散理论与技战术打法训练的融合;8)关注内在精神层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