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利用锌锰电池合成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常用方法是化学酸浸、氧化及高温煅烧的多步骤工艺,这些工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能耗、有二次污染的缺点。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100 L生物淋滤与材料制备一体化中试设备,采用共沉淀-沸腾回流法,以废旧锌锰电池的生物淋滤液为原料制备Mn0.6Zn0.4Fe2O4锰锌铁氧体。该工艺具有成本低、节约能耗、环境友好等特点。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投射电镜(TEM)、震动样品磁强计(VSM)、比表面积分析(BET)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n0.6Zn0.4Fe2O4为纯相的立方尖晶石结构,粒径在20-50nm之间,颗粒分布均匀,比表面积为19.346 m2/g,饱和磁化强度高达97.86 emu/g。作为重金属吸附剂和催化剂具有易于磁分离的优点。将合成的锰锌铁氧体应用于Cd(II)、As(III)、Pb(II)的吸附,考察了pH、吸附剂浓度、温度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锰锌铁氧体吸附Cd(II)、As(III)、Pb(II)的效果受pH和温度影响较大,在pH≥5的条件下对Cd(II)、Pb(II)的吸附率达95%以上,在pH=3的条件下对As(III)的吸附率达97%以上;吸附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对三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顺序为Pb(II)>Cd(II)>As(III)。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整个吸附过程。将合成的锰锌铁氧体应用于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并研究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锰锌铁氧体能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达97%以上;光催化作用在整个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有类Fenton反应发生。锰锌铁氧体作为光催化剂存在着一定的光腐蚀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