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世纪以前,马来亚尚未发展为完整的经济体,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起步于英国殖民马来半岛之后,英国人将其势力扩展至马来半岛全境,并较为系统地将其划分三大行政区域:海峡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及马来属邦(Unfederated Malay States),以便有效地管制各个土邦。当时,英国殖民政府注重马来亚的经济基础建设,积极推动当地的运输业、种植业、锡矿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英国殖民政府除了通过此举动协助马来半岛迈向现代化经济发展之外,还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引入大批劳动力,使马来亚人口快速增加。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亚人口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及印度人所组成。为了加强对各民族劳动者的管制,英国殖民者在地域和区域上区分各个种族,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从而导致了各种族在经济上的差异。在英国殖民政府政策的影响下,马来人主要是集中在农村,从事带有自然性质的农作生产工作,如稻米、蔬菜、水果等的种植;印度人主要以劳工居多,多受聘于农业种植、锡矿开采以及开辟道路的工作,其余的工作则较少涉及;华人则遍布在各大小商业活动中,无论是销售西方工业品、收购当地土产,还是农业及锡矿生产,几乎都可以发现华人商人的踪影。然而,在马来亚人口暴增的情况下,大米需求量随而增加,但是马来亚稻米业及碾米业长期未受到西方殖民者或一些马来土邦执政者的重视,致使一切与稻米有关的经济活动皆处于落后的水平,粮食极度供不应求。当地马来人的稻米种植面积较小,国内大米生产量仅足以供马来社会食用,其他族群的粮食供应则大部分必须仰赖进口。食用进口大米的群体以华人及印度人居多,主要分布于锡矿场和农业种植园。这部分劳动者的粮食问题,引起了当地锡矿业者及农业种植园主的高度重视。因此,有部分华人商人凭借着马来亚与盛产大米的国家和地区为邻的地理优势,以便捷的廉价水运进口暹罗、缅甸及西贡的大米,来缓解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到19世纪中后期之后,英国殖民政府开始意识到进口大米并非解决马来亚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最佳办法,唯有提高马来亚当地稻米的产量,采取自供自足的模式,才能达到粮食安全存量。因此,在1880年左右,英国殖民政府与各个马来土邦统治者积极推动稻米种植业的发展,在碾米业发展良好的契机下,华人商人继而在马来亚投资现代化碾米厂,不断对马来亚碾米技术进行改良,在马来亚各个区域陆续设立现代化碾米厂。碾米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马来亚大米贸易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使大米贸易成为马来亚当时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为了掌握更有力的商机,当时的华人商人趁势从西方进口碾米机械,改良了大米的质量、提高了出米率。由于西方碾米机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很快吸引了更多华人商人在马来亚各个区域投资碾米厂,并引进更多先进的碾米技术。从19世纪中期至二战以前,是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高度发展的辉煌时期。华人商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碾米市场建立起有利于华人碾米商的商业网络,促使华人在当时的碾米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华人商人在碾米业的垄断局面,最终在日军肆意地破坏下而被迫中断。就二战前而言,稻米种植几乎长期由马来人所垄断。因此,华人商人欲在碾米业中取得成功,首要问题即是稻谷的来源问题。华人商人如何确保长期获得马来农民稻谷供应?以及华人商人如何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本论文以探究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的地位为基本思路,以马来亚经济建设、华人移民状况、稻米业的发展、传统碾米工作坊与现代化碾米厂的转变等方面为背景,从中梳理和论述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的发展历程。至于本论文的研究时间上下限,则锁定在19世纪80年代至二战前,着重考察和探析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以期在研究中探寻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华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现代化碾米业中取得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