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杂病论》(全文或简称“大论”)为“医圣”张仲景所著。该书系统总结了东汉及以前的医学成就,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典籍,开创了热病、杂病辨病与辨证论治体系,为“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于东汉末年问世后,因战乱而散佚。经西晋王叔和与北宋林亿等收集、整理后,以《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全文或简称《金匮》)两部书先后问世。古今医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学习和研究《伤寒杂病论》辨病与辨证论治的相关文献,努力发掘其“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的精华,以利于辨病与辨证论治的继承和发扬。本文分为四部分,简述如下。首先是《伤寒杂病论》“病”、“证”探源。从《周易》、《说文解字》、《内经》等古典著作中探求“病”、“证”的渊源与本义,进而探讨大论“病”、“证”的含义与辨病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渊源,了解张仲景辨病与辨证论治体系创立的背景。第二部分探讨《伤寒杂病论》辨病与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大论辨病与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该书的核心,是后世医家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详论之处。本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伤寒杂病论》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探讨其结合的思路。二是,大论对热病的辨证论治。深入探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即三阳病经证、腑证辨析和三阴病经证、脏证辨析。三是,大论对杂病的辨证论治。通过对《金匮》杂病诊治体系的简介和探讨与胸痹心痛病诊治的举例,揭示《金匮》杂病的诊治规律。四是,大论热病辨证与杂病辨证的联系。论述热病辨证体系中的杂病辨证以及杂病辨证体系中的热病辨证,揭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论述《伤寒杂病论》辨病与辨证论治对后世医家学术思想的影响。大论创立的辨病与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基础,诚为“启万世之法门”,后世医家无不推崇备至。本部分着重探讨《伤寒论》热病辨证论治对温病学说创立的影响,明确了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热病辨证论治的继承与创新;探讨了《金匮》杂病辨证论治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第四部分为辨病与辨证论治验案举例。通过验案及其诊治得失的反思,体现大论病证结合诊治体系的科学性以及继承、发扬的必要性。总之,通过对《伤寒杂病论》辨病与辨证论治确切含义、理论本质、思维方式以及临床运用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明确辨病与辨证论治的科学性,掌握辨病与辨证论治综合运用的思路与方法,传承大论之理论体系,以便更好的服务临床,并且与时俱进,注重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结合,丰富和发展辨病与辨证论治的内容,以期弘扬仲景学术思想。最后说明,本课题内涵深、外延广,本文只是述其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