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动—探究试课堂教学”是为适应新的知识革命时代切实培养受教育的创新能力这一教育理念而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动探究,要求学生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善于动脑、探寻究竟,善于动手动口、团结协作,善于总结、解决问题。这一崭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创新”这一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无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既然要全面发展,多方位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那在我们美术鉴赏课的课堂上当然也可不开它。本文紧紧围绕这一点,探讨了“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问题。首先,对于“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在美术鉴赏课中实施的依据进行了分析:(1)传统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在一定深度和广度层面上为该模式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降低了其操作难度。(2)当代“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成为“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使互动协作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理论上得到肯定,从而使该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新《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鉴赏活动的定义、内容及成绩标准的阐述,说明在美术鉴赏课中注重让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式学习,应是美术鉴赏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所在。其后,本文就“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实施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1)首先打破旧的“教师绝对权威”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为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语境。(2)从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个角度出发,围绕如何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提出了“创新”的目标要求。(3)针对美术鉴赏课创新的特点,具体论述了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才能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接下来,就“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课中实施的流程问题结合我的研究调查为问卷和实例进行了分析:(1)了解学情,注重沟通,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准备活动。(2)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状态。(3)鼓励学生有效地思考从而确定课题。(4)(5)按照方案,展开师生、生生互动,进行探究学习。(6)(7)就学习的成效与预期目的的实现状况把学习探究成果加以展示,并进行多元标准的合理评价。最后,分析了在具体操作“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自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它包括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具有指挥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式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