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工程理念在地震工程界的不断深入,弹塑性时程分析作为建筑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计算的主要手段之一,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结构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当中。地震动输入作为时程分析的基础工作也成为了一个工程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然而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受输入地震波的影响很大,不同地震波输入产生的结果有时会存在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差异。所以,如何选择地震波、应该选择多少条地震波作为时程分析的输入是目前工程师最关心的问题。其中,选取合适数量的地震波是保证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对于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的数量的规定不够明确且是根据工程经验制定的。本文以统计学的手段测试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所需地震动输入数量,以期所选地震动输入能够准确、有效地估计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反应“真值”。考虑常规双频段选波方法时,本文计算了 3、6、9、12层四个钢筋砼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顶点位移和基底剪力为分析指标,将小样本结果与大样本基准值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数量地震波输入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计算结果取多条地震波输入下的最大值时,“2+1”是最合适的组合,数量精简且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当计算结果取平均值时,采用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未表现出明显差异,“8+4”为最佳的组合,是结果可靠性和计算工作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强震作用下,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考虑将结构屈服周期代替结构一阶自振周期形成新的双频段选波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取多条地震波输入下的最大值时,“2+1”是最合适的组合,数量精简且具备较好的可靠性;而计算结果取平均值时,“9+4”为最佳的组合,是结果可靠性和计算工作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