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医疗改革的讨论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普通民众共同关心的话题。政府当局各相关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积极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多层次城市卫生服务体制,力图通过大力发展基层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上海市对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探索从1996年开始启动,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建、硬件建设和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的尝试。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长宁区作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试点,开始实施以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为核心的综合性卫生服务改革。通过对改革过程的观察,本研究试图对于医疗卫生改革的效率评价进行初步探讨。
由于卫生改革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涉及多个部门和组织的利益,因此是一个多方利益的权衡和博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作为改革的推动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改革的实际执行者、社区居民作为改革作用的目标人群,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必然怀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界定和利益期待。由于改革中各方的影响力存在差异,具有话语权的一方可以很容易地将自己的利益诉求强加给弱势的各方,因此对于改革的效率评价必须在实现各方利益匹配的框架下进行。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两个网底,面临着功能界定模糊的困境。政策规定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功能界定仅能停留在“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诊疗明确的慢性病”这样的宏观层面。由于卫生保健产品的混合特性,基本医疗界定具有明显的个案划特征,政策的统一性尺度与医疗服务的个性化商品属性的矛盾决定了社区卫生服务边界的模糊。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政府供给成为弥补市场缺陷的替代模式。从我国基层卫生服务的发展来看,政府在构建基本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十分明显。社区卫生服务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以政府推动为基本发展动力,民间从未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力量。
以上制约条件使得通过搜集成本产出数据并进一步计算效率指标的传统效率评价模式失效。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界定模糊,各方利益期待各不相同,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过程就如同一个黑匣子,其间充满了各方利益的冲突和博弈过程,这一过程因过于复杂而无法准确描述。因此不能经由过程评估准确计算效率评价所需指标,只能通过结果来反观改革过程的效率情况。通过分别研究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得出结论是:社区居民受益是三方形成同利机制的显性信号,如果改革能够使居民受益,则三方基于共同利益良性互动的机制即得以建立,改革的效率得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持续发展得以保障。